遇到性格倔强的学生怎么办
开学一、二周,我就确定了临时班委(半期后竞选演说同学投票后重新改选过),让每位班委具体负责班上的日常工作,培养班委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同时,拟定了详尽的班规细则,在课堂、自习、清洁卫生、日常行为细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量化考核。为建立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班集体奠定基础。
但毕竟初一学生的自控力很弱,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有一次,两个男同学刘某某和周某某在体育课上开玩笑,结果玩笑闹大了,开始你推我搡······突然,刘某某的头不小心碰在了水泥乒乓台的边沿上,顿时鲜血直流,同学们迅速向我报告,我心急如焚,迅速通知两位学生的家长,并立即带上受伤学生上。为用事实教育学生,我派上了那位发生摩擦的周某某照顾受伤同学,在,周某某亲眼目睹了受伤同学清洗创口面,咬牙痛打,缝线包扎伤口的整个过程;亲眼目睹了受伤同学的爷爷在急诊室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心痛场景。看到由于自己对同学的不负责任的伤害,他流泪了······为增强班集体管理的意识,我又急匆匆地从赶往学校,利用中午放学后时间召开紧急班干部会议,最后经班委的集体讨论决定,做出对这件流血事件的处理意见:二人的玩笑是由刘某某违反班规在上课吃泡炮糖引起,因而,两人要共同承担责任,但因造成的影响和危害较大,所以周某某要负主要责任,负责医药费,并扣操行分8分,刘某某扣6分。同时两人要各写一份违纪心理报告。通过这起突发事件,也对全班同学起了警示作用:无论何时,都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不然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为培养激励这两位同学的责任感,我又推荐他们负责班上的和平安全监督工作,并美其名曰“和平卫士”。这样,两位同学以自己血和泪的教训,昭示着同学们:注意安全,平安是福!
四、抓好问题学生教育的契机
“教育就是一种激励。”不知那位教育家说过。在班级管理中我初步尝试到了激励学生责任感的甜头,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于是,班上同学们的责任感又一次次被唤醒:班上多了电灯、电扇、电脑、教室过道安全监督员、校牌监督员、每天有值日同学负责当天的课程预报和名言告知、清洁监督······
班上有位同学汪某某,过去表现不好,爱说粗话,不尊重同学,上课管不住自己,影响周围同学,作业经常丢三落四,学习习惯不佳,同学意见很大,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和他同桌,是个问题学生,怎么办?与其“要他学”,不如激励他使之变成“他要学”,我找他进行了一次长谈,首先充分肯定他身上有许多难能可贵的优点,比如:聪明、活泼、乐观、尊重老师、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喜欢运动、讲义气······从来不知道自己身上还有那么多优点的他听得惊喜万分,眼里放出光芒。随即,我又真诚的提醒他,一个优秀的男子汉是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然后让他回忆回忆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他说了,一点一点地、清清楚楚地、诚实中肯地说出了他的缺点,我轻抚着他的头道:“老师很感动,为你的诚实,为你的大胆率真,你有正视自己不足的勇气,老师相信你,你会更有改正自己不足的决心!对吧?”他感动了,我分明看到了他眼里的晶莹。要改变一个坏习惯确实很难,从何下手?我想就从他平时的语言习惯改起,重塑他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于是我大胆想出了一个主意,请他为班集体拟定一份文明礼仪监督条例,然后由他负责担任我班文明礼仪监督小组的组长,另两位组员由平时自控力弱的语言文明习惯欠佳的同学组成,负责我班平时每位同学的语言行为文明礼仪习惯的监督管理,看到老师这样器重自己,他感动得爽口应承下来,回家当晚就用电脑郑重其事地打印下了“初一、二班文明礼仪监督条例”,内容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赏罚严明。第二天早上一到学校就递在了我手里,我心里为之好一阵惊喜!在晨会课上,我郑重表扬了他,经班委的讨论修改,最后通过了他的这项条例。并张贴在教室墙上,感觉自己完成了一件成功大事,他喜不自禁。我随即又及时提醒他,走好了第一步,可不能麻痹大意,要认真行动起来还需付出更大的代价,作为监督组长,老师希望他能给所有师长和同学更多的惊喜。责任在身,重任在肩,他学习的干劲更足了,入学时他在班上名列五十几名,在半期考试中获得了班上十四名的好成绩,当他双手从我手中接过奖品时,激动万分地说:“老师,从小到大,这是我第一次领到奖品哦!”我微笑着真诚祝福:“祝贺你!老师和同学们期待着你会有更大的进步!”
如何对待脾气倔强的学生
牌楼镇中心小学 段洁案例:我班的李军浩是个活泼的小男孩,一开口就是满嘴的幽默话,很讨人喜欢,可是他好胜心强,每次与同学们发生矛盾,不管自己的对与错,非搞赢不可。对于老师的批评,更是充耳不闻,甚至用眼瞪老师。原来李军浩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他从小在爷爷奶奶的身边长大,无论有什么要求,爷爷奶奶对他都尽量满足,稍有不满意,就大哭大闹,搞的家里是不得安宁,可以说爷爷奶奶对他是百依百顺。零花钱每天都有,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对家长、老师的话根本就不听。
有一天,早自习课我刚走到本班教室门口,就听到教室里有吵杂声,伴随有学生的惊呼声、桌凳的摔倒声,还有同学们的劝阻声。我立刻意识到出事了,于是我紧走几步推开门进教室。看到我的出现,班里马上安静了下来,两个正在扭打的学生——李军浩和廖石欣,也立刻停下了,但李军浩瞪着眼睛,扭着脖子怒视着对方。我问:“你俩在干什么?”李军浩气冲冲地说:“我没错,是廖石欣把我的笔弄坏了。”“弄坏了你也不能打架。”李军浩大声地说:“我不管。”分析:像李军浩这样的情况现在是屡见不鲜,听不进家长、老师的话,又和同学搞不好关系,脾气倔强的让人接受不了,重要原因是爷爷奶奶过度的纵容和溺爱造成的。这种过度性行为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会阻碍儿童人格的完善。长此以往,孩子会成为一个情感淡漠,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所以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矫治。
对策:1、先要争取和家长的充分配合,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不能因疼爱孩子就答应孩子所有的要求,一定要把握好度。
5、多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尽量不和他发生正面冲突,选准教育时机,抓好转化。
效果:经过半年的努力,李军浩变了,遇事不再为所欲为了,凡事道理在先,变成一个乖巧懂事的学生了。
反思: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要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了解,去沟通。我要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努力实践,努力反思,让班级管理变得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