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16 06:50:57 人气:1

    A+
热门评论

人与自然应怎样相处800字作文

人与自然应怎样相处 “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是战国末期荀子提出的,号召人们增强征服自然的信心。许多年来,这句话一直被视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气壮山河的至理名言:在它的激励下,人们大规模地开 始了征服自然的斗争。但是,就在人类以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向自然界发起进攻,并日益取得成就的同时,一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悲剧开始了。   在人类的干预下,2000年前曾与荀子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110种哺乳动物、139种鸟类现已荡然无存,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是以大批生物物种灭绝为代价的。科学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他低等动物不计其数。到20世纪末,估计——仅仅是估计:全球现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将可能永远告别我们的世界!   我们当然不能归咎于荀子。2000年前,荀子的脑海里萦绕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动人故事,于是颇有气魄地喊出“人定胜天”。但当他极目四望,只见到人类尚未进入封建社会的原始耕作,又怎能想像人类真正把“制天命而用之”极度发挥时,大自然所遭受的破坏程度呢?他始料未及的事太多了: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土壤的流失和沙化,绿色植被的减少,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的破坏……我们不应归咎于荀子,我们又该归咎于谁呢?   还是将忏悔的十字架戴在“人类”的胸前吧!   上述现象,仅是人类无限制攫取大自然能量所造成的一部分后果罢了。现代工业社会每个成员所耗费的能量比300年前的人要高出上百倍。而国家经济部门发展生产,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意味着人类耗费自然资源的速度的加快。如果继续固守“人定胜天”的法则,速度快到了不给自然资源更新的喘息之机,那么地球将难以负荷了。例如一亩土地今年产粮1000斤,如果不输入新的能量,而年复一年地种下去,产量必然递减。25厘米厚的表土层,只需几十年的耕作,就会被侵蚀得不能继续耕作。美国农业开始实行“休耕”,正是为了避免这一后果。   人类的目光开始转向生物技术了。但是,技术不应当毁坏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过去,人们正是过高地估计了技术的作用,把这种估计和唯意志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自然的“征服论”。“人定胜天”本来已不适应现代生产的发展状况,结果在震天价响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下,山河饮泣,大地呻吟。其实,恩格斯早就预言了这种可怕的结局:“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请注意,我们是在一艘飘荡于无限空间的“飞船”上,这艘飞船目前已是千疮百孔。如果我们五十多亿乘客都“义愤填膺”地抡起“征服自然”的板斧,愚蠢地“向地球开战”,我们这艘飞船还能安全航行吗?如果人人竞相盲目地去“胜天”,我们会不会遭到灭顶之灾?设想一下:因为要征服自然,我们失去了新鲜的空气、明朗的清晨、恬静的湖泊和绿色的山峦,失去了云雀的欢歌、孔雀的彩屏、皎洁的月光和两岸的猿声……那么最后,是我们征服了自然,还是自然剥夺了人类的生存权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将何去何从?   所以,在我们尚未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掌握新能源技术之前,请先来维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唯一的地球吧!   人终不能胜天,但人可以用天。只有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人类才能把不完美的东西改造得更完美。正如大禹治水,不是用人工的堤坝去“堵”泛滥的洪水,而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导”百川以归海。倒是道教的“天人合一”似乎才应该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恰当的写照。 

阅读全文

人与自然应该怎样相处呢800字作文

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今天,我们拥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好的生活,但也面临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费,大量的野生动物被猎杀……头顶的天空不像以前那么蔚蓝了,脚下也再不是一方净土了.水龙头里那清澈的水再流多久就会干?多少濒临灭绝的动物朋友还正在挣扎?人类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自然妈妈她太慷慨了!我们习惯了索取,一旦这位慷慨的妈妈无法提供给我们生活的资源,或者我们的行为激怒了她,她要给我们颜色瞧瞧!那我们的下场只有是 灭亡!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人类的生存须要依赖自然,我们是否该给 她多一点关心,爱护呢?我们和自然必须平等对待,必须和自然结成一体! 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说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个比方,我们砍一棵树就栽一棵树.要尽我们一切力量来补偿以前的过失.善待身边的一草一木,不伤害我们的好朋友—动物……       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自人类出现以来,就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在原始时代,低下的生产力作用于自然。到了农业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 不断提高,已对自然的干预造成了始料不及的后果。 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科技与生产力水平的极大进步,征服自然的逐步胜利。可是,令人类始料不及的是,工业文明像一把双刃剑,既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 文明,但也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温室效应。   有人说“人类创造和发现科学,最终毁于科学”!这句话说的也不无道理,想一想,我们天天想着要怎么来更好的利用自然,拿自然来做实验,这样是生活的好了,那咱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呢?     要想长久地生存在这美丽的地球,就得和身边的朋友打好关系,以前欠别人的,要赶紧还一还.而这种事情光靠一人是绝对不够的,这是你我的责任.最后,还是记住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吧: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