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18 20:54:27 人气:1

    A+
热门评论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应该怎么怎么准备?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申论究竟是什么?申论到底考什么?申论如何判分数?申论怎么去作答?申论怎么去复习?这些都弄明白了,知彼知己,当然就可以高效复习备考啦。 一、申论是什么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主要通过应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我们做的申论材料中常见的话题要素主要有:问题或现象的具体表现;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专家的看法;解决的对策(经验、教训)等等。 二、申论考什么 (一)在主题选取上,集中于五位一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政治方面,如依法治国、简政放权等;经济方面,如共享经济、网络电商等;社会方面,如精准扶贫、全民健康等;文化方面,如传统文化、家风建设等;生态方面,如美丽中国、垃圾分类等; (二)在材料组织上来看,材料往往在6000字左右。主要有数据型、案例型、观点型材料;主要选取于政府网站、权威媒体等; (三)主要侧重考查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四)在题目设置上,主要有这五大题型: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申发论述(作文)。 三、申论怎么判 首先,踩点给分,齐全准确;其次,遵照要求,符合逻辑;最后,语言表达,清晰可辨;这就告诉我们作答申论时候要忠于原文表述,符合要求,注意卷面,这才是申论得分的关键所在啊。 四、申论怎么答 (一)、要仔细审题:抓准分析对象;明确材料范围;看清作答要求。 “审题就像找对象 不看清楚就变样”,所以,我们千万要搞清楚题目是让我们答什么,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二)根据要求选择要点:根据作答思路和作答对象选择要点(核心词及其要素,数据分析,案例分析,观点分析等) (三)加工要点(内容和逻辑):一般情况下归纳概括和提出对策为总分结构,需要写总括句和具体要点表述。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申发论述都是总分总结构,有头有尾,有开始有结束。但是要注意,启示型分析也是总分结构。 (四)规范书写(卷面):我们要尽可能的把字写好,写清楚,这样阅卷老师才会有更好的心情来改我们卷子,万一心情好了多给我们一分卷面分,那得甩掉多少人啊。 大作文呢,是国考一定会考的题型,分量也是相当重呢,那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读懂题目、材料的含义,确立出正确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有紧密的架构、层次。大家要认真认真再认真,抓住题干,回到材料,找准立意,认真成文,卷面整洁,意义深刻。 五、备考秘籍 第一,要利用好历年真题,认真做,认真反思,对于自己出现的问题好好总结,这样才能夯实基础。第二,冲刺模拟,考试马上来临,大家要抓紧时间,多练题,多模拟,按照规定时间做题,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查漏补缺,相信功夫一定不负有心人。最后,大家也要在这段时间里,多关注一些热点材料,多读一些经典范文,多记一些名言警句,这样才能在考场上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哦。

阅读全文

2019年公务员申论怎么复习?什么时候开始备考比较好?

一、 通过训练历年申论真题,了解自身优缺点 对于我们很多考生,面对公务员考试,面对国考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完全不了解真题是什么内容,而历年的真题就是我们最好的指导,同时,也最能体现命题趋势。例如: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每年有一个必考的题型——贯彻执行,这无论是对于备考副省级以上还是市地级以下的考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那是如何得出这个规律的呢?就是去梳理历年来的真题,尤其是很多考生摸不着备考的头绪,而做真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很多专业书籍都附有将近十年的真题,值得很多考生拥有! 二、 学习申论教材,进行分项突破 在做完真题,了解到自己优缺点之后,我们依然不知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呢?这时,选择一本理论化、简明清晰的教材是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知识体系,知识点内容的。选择时要注意分析教材上的内容要涉及申论考试相关能力的。需要明确热点预测、常用公文写作框架和经典范文示例。热点预测既有“十九大精神”“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等重要理论政策,也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的角度进行热点专业表述;常用公文写作框架,能为考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公文的概念、写作重点和多种写作模式;经典范文部分,也需要涉猎依法行政、创新、生态文明、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可以说,一本优秀的教材,是减少同学们备考时间,提高备考效率的不二良方。 三、 做好申论热点积累工作。 当我们通过教材有效掌握了理论知识体系框架之后,那么仅仅掌握理论框架就够了吗?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吗?显然是不够的咯,我们还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才可能在申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那这些知识储备从哪儿来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大量积累及时准备、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热点。特别推荐各位考生阅读“人民网”中的“人民网评”,因为其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申论思维,以公务员的视角去审视这些社会问题,遇到好的文章注意仿写和背诵。 此外,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们在平时可以从下列平台渠道积累时政热点: 1、电视新闻节目:中央电视台1频道、焦点访谈、13频道每晚19:00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等; 2、网站文章:新华网时评、求是理论网(中央党校主办)、中公教育时事政治频道和申论热点频道; 3、微博:人民日报(特别“评论板块”要重点看)、光明日报(评论为重点)等; 4、杂志、书籍、报告:南风窗、中宣部理论局编写系列,与执政能力直接相关的书籍,涉及经济、社会领域,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2018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十九大报告》等。 广泛积累的好处:最新热点能视听共融,紧跟主流理论观点,补充考生的知识不足,能最大限度地体会到申论语言的魅力。为写作文和阅读材料做准备。 四、大量做申论模拟题,考前突破 中公教育建议考生在考前两周左右,时间充裕的考生拿出部分时间,适当进行实战模考,即将自己最好的作答状态调整到与申论考试时间(14:00—16:30)这一时间段,以快速适应真考环境。找准考场气氛和考试节奏,把握答题时间,尽早消除紧张情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