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18 07:38:47 人气:1

    A+
热门评论

地理题目、、急!!!

呵呵,我可是当年的地理课代表呢~~~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3)、 麦哲伦 的环球航行。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友谊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2.797 千米; 赤道周长: 40075.13 千米; 地球表面积: 510065600 平方千米。 3、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 略扁 、赤道 略宽 的不规则 球体 。 (二)地球仪 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在地球仪表面链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 经线 ,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叫做 纬线 。 (2)、填写经线、纬线的特点: 特点 经线 纬线 形状 每条经线只形成 半 个圆 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 圆 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 相等 纬线长度 有长有短 ,其中 赤道 最长,向 两极 变短。 方向 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 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条数 经线一共有 条 纬线一共有 条 (3)、地球自转的轴叫做 地轴 。它是一个 假想 (假想、真实)的轴。 (4)、为了区别不通的经线而标定的度数叫做 经度 ;为了区别不通的纬度而标定的度数叫做 纬度 。 00经线又叫做 本初子午线 。00经线以东的经线称为 东经 ,用字母“ E ”表示;00经线以西的经线称为 西经 ,用字母“ W ”表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 160°E 。 20°W以 西 (东、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20°W以 东 (东、西)到160°E属于东半球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度数不断 增大 ,最大为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线叫 北纬 ,用字母“ N ”表示;赤道以南的纬线叫 南纬 ,用字母“ S ”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 北 半球,赤道以南是 南 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110°E组成共成圆的经线是 70°W 。 ⑥东经1800经线和西经1800经线重合为 一条 经线。 23.50N又叫做 北回归线 ;23.50S又叫做 南回归线 ;66.50N又叫做 北极圈 ;66.50S又叫做 南极圈 ;900N又叫做 北极 ;900S又叫做 南极 。 0度~30度为 低 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 中 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 高 纬度地区。 第二章 地图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 北 下 南 ,左 西 右 东 。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北 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2)量算距离:①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越小 → 表示范围越 大 → 内容越 简略 比例尺越大 → 表示范围越 小 → 内容越 详细 (3)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①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海拔高度 ,又叫做 绝对高度 ;单位为 米 。 ②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 相对高度 ;单位为 米 。 ③海平面以下,深度相同的点的连线叫做 等深线 。

阅读全文

高一地理题目 地球的运动

1)C 2)B 1.北半球,扇形是昨天的范围。从图可以看出,这个扇形是一个圆的4分之1,也就是说目前昨天占全球的4分之1。可以顺便结合一下时区图,把24个时区分为4分,则从西12区到西6去为昨天,也就是西六区为0时。北京在东八区,他们相隔14个时区,所以北京为14时。 2)北半球,阴影部分是黑夜,可知北半球也许出现了极昼现象,而C点刚好为北极圈极昼部分与纬线的切点,为0时。有因为这个扇形是一个圆的4分之1,也就是说从OB到OA跨了六个小时,OC是中线,那么OC到OA跨了3个小时。北半球逆时针旋转,ACB为晨线,所以0+3=3,选B。 呵呵,自己写的,用词可能不是很恰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