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B、C、D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其中A代表______节
(1)读图分析: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做地轴的垂线,即赤道.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B为夏至日;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D为冬至日.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A为春分日和C为秋分日.(2)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D为冬至日,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3)C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4)C为秋分日99月23日),D为冬至日(12月22日),国庆节为10月1日,地球运行位置位于公转轨道上的区间是C→D;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过程中,北半球的昼长的变化规律是昼渐短夜渐长.(5)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故答案为:(1)春分 夏至.(2)快 夏季.(3)赤道 昼夜等长.(4)B 昼渐短夜渐长.(5)
读“地球的公转”图,图中字母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其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点,E、F表示近或
小题1:C小题2:B小题3:D 试题分析:小题1: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图示A、B、C、D表示二分二至点,E、F表示近或远日点,结合图示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夏至日,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冬至日,则E表示远日点,F表示近日点。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纬度,故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小题3:由于晨昏线始终经过地心,与阳光垂直,故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故赤道上终年日出时间为6点钟。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二分二至日,并结合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和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