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特征和社会学特征有什么区别
直面翻译就是人口社会学,但按中国习惯,一般叫做社会人口学.是社会学和人口学两者相互交融的边缘学科.
学术界对人口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在美国,多数人口学家都把人口学视为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根本.因此,不少人口学研究机构都设于社会学系之下.但也有不少学者是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研究人口问题的.在欧洲、日本、苏联等国多数学者把人口学更多地与经济学联系在一起.英国的人口研究所设于伦敦经济学院之下,法国国立人口研究所设置于法国劳动部之下,苏联著名人口研究机构设于莫斯科大学经济学系之下,日本大学的人口研究所也设于经济学系之下.中国从50年代马寅初提出新人口论起一直到70年代人口学的恢复和发展大都是在经济学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与中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和经济落后的矛盾相关.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而导致粮食问题、就业问题、住宅问题、教育问题非常尖锐.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研究是否应该控制人口增长,也是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这一现实矛盾出发的.7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口学研究机构都设于经济学系或学院之下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还有的学者认为,人口学已具有与经济学、社会学相并列的学科条件,它应成为一个与经济学、社会学相分离而独立的学科.
人口学特征包括些什么指标
人口学特征包括空间、年龄、性别、文化、职业、收入、生育率等指标。
人口学(特征):研究人口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及其应用的科学总称。
人口学包括:人口理论、人口统计学还包括研究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诸现象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等分支学科。
拓展资料:
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等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及其应用的科学总称。人口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包括人口理论、人口统计学以及一系列分支学科。人口理论是人口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口学的其他学科有密切关系。人口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至今,仍在不断的发展中。
社会发展的历史既是社会形态、社会生产力及相应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也是人口世代更替、人类自身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人口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前提,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口发展是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的对立统一运动,包括由人口出生、死亡而形成的人口自然再生产变动,人口迁移变动,社会构成变动,及制约人口变动的内在机制力量──人口结构及其变化。
也包括人口质量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人口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决定人口发展及其规律的根本条件是生产力内在因素(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矛盾运动和生产关系的性质。
不论在哪一种社会形态下,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都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其数量、质量、构成的变化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资源、军事等方面的问题有密切关系。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等都从各自的角度观察和分析这些问题,特别是对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物质基础的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相互关系问题尤为关注。
正因为如此,人口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过去分属不同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逐步形成一门比较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