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中物理竞赛真题~
《杜春雨|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赠送|3《跟老杜挑战物理竞赛题》初三上学期》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u5lNL4wkKVVHPDd-upUnw
?pwd=n88s 提取码: n88s
杜春雨|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赠送)|3《跟老杜挑战物理竞赛题》--初三上学期|2《跟老杜挑战物理竞赛题》--初二下学期|1《跟老杜挑战物理竞赛题》-初二上学期|第8讲专题八:密度计算--密度测量问题|第7讲专题七:密度计算--空心问题|第6讲专题六:光的折射及凸透镜成像|第5讲专题五: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第4讲专题四:温度及物态变化|第3讲专题三:声现象回声声速|第2讲专题二追及问题平均速度|第1讲专题一机械运动过桥问题相遇问题|专题一机械运动过桥问题相遇问题.pdf|(4)专题一机械运动过桥问题相遇问题例8-例9.flv
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几道题
问题1:水坝必然会受到水的压力,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有水坝开裂之类的危险。我们这里所说的合理,也就是考虑它受到的压力的影响。本题也就是一个简单的力的分解与实际结合起来的题目。
答案A的形状,受力均匀,但是显然,垂直大坝的冲击力是很大的,不存在其它方向上的分力,大坝比较容易开裂之类的。
答案C以及D,其实基本上是同一种大坝。他们受到水的压力之后,会沿大坝的形状上产生分力,也就是说这两种大坝,最后的压力都几乎会集中到大坝的中间段。而一旦中间段受到的力非常大的时候,结果肯定是大坝裂开!这是最危险的两种大坝。
答案B的大坝,受力后也沿大坝的形状上产生分力,分力会分在大坝的两端。而且,一般来说大坝的两端都是靠山之类的,能承受非常大的压力。
所以说,答案B是最合理的。
问题二:先说一下理想下宽上窄的锥形瓶的体积的计算公式。
V=0.5(S0+S1)h,S0为锥形瓶的底部表面积,S1为h高度时的液面面积,h为液面的高度。根据上述公式得到h=2V/(S0+S1)。
把m=ρV带入,最后算得P=ρgh=2mg/(S0+S1)。
显然,液面越高S1越小。当密度变大的时候,液面是降低的,S1也就是增大的;当密度变小的时候,液面升高,S1也会变小。在上面的P=ρgh=2mg/(S0+S1)里面,S1变大时,P减小。S1减小时,P变大。所以答案是 压强先变小后变大。
问题三:本题比较简单,画一个图容易分析的。
在未加那个C点的力之前,系统是平衡的。不用计算这个时候的各种力,完全没必要。但是必须理解,A支点的力是向上的,B支点的力是向下的,相信这个容易理解吧。
在C点加一个力△FC之后,就相当于一个挑担的人A的一端加了一个力△FC,另一端也加一个力△FB,才能保持平衡。而明显的,A的△FA是变大了,它的两端都多了向下的力,B点的力△FB也是变大的。而A点的△FA是等于B、C两点所加力的总和的,所以有△FA>△FB 。
问题四:简单的排除法就可以解决。在1/24秒内,如果是转动了60乘以n的,n为自然数,那么我们看到的就会有在原处的错觉。如果不是的,必然就会有前进或者后退了的感觉,所以D是错误的,那个时候应该是感觉得到动的。
分析的话,A、C必对,不论了。B答案,1/24秒转过355度,我们在1/24秒后看到的将是辐条逆时针转过了5度,再1/24秒,又是逆时针转动5度……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我们看到辐条在逆时针旋转,也就是说车轮在倒转。同理可分析365度的情况是车轮在顺时针转动。
问题5:(本题我不敢肯定是否正确,你可以参考一下,有错请多包涵,多多指教啊)。
(多谢指教,修改如下)。
AB物体水平传播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右边成像。右边的焦点之前成正立的实像AB,焦点之后成倒立的实像BA。
AB物体都先经过焦点,再通过透镜,便会水平传播,在15cm处会被镜子反射,形成一个像,倒立的虚像BA。
所以本题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