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涅的学习分类
加涅把人类的学习分为八个层次:
一是信号学习。这是最低级层次的学习。"无论在普通家畜方面或在人类方面,对于信号学习普遍都是熟悉的。"
二是刺激一一反应学习。加涅认为,这一层次的学习相似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和斯金纳的"操作性学习"。它只涉及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单个联络;而且剌激与反应是统一地联结在一起的。
三是连锁学习。这是一种成系列的单个"S-R"的结合的 学习。有些连锁学习是由肌肉反应组成的,而有些连锁学习完全是言语的。
四是言语联结学习。这是指语言学习中言语的连锁化,包括字词形声义的联想和言语顺序的学习。
五是辨别学习。这是指学习者对某一特别集合中的不同的成份作出不同的反应的学习。
六是概念学习。这是指对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反应的学习。 其中有些概念可以通过学习者与环境的直接接触来获得,但有些概念则要运用语言对事物进行分类、归纳和概括才能获得。
七是原理(规则)学习。这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认识或理解。例如,从 对"圆的东西"和"滚动"两个概念间关系的认识中得出"圆的东西会滚动"的规则。
八是解决问题学习。这是规则学习的一个自然的扩大,是一种"高级规则"的学习。
扩展资料:
一、学习结果
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有五类结果,表现为五种不同的能力,即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和态度。
一是言语信息。加涅认为,这是一种学习者表述观念的能力。之所以称为"言语信息",是因为"信息是言语的,或者说得比较明确些,信息是可以表达的"。
二是智慧技能。加涅认为,这是学习者使利用符号成为可能的能力咱例如,读写算是低年级儿童所学习的利用符号的基本种类,随着学习的进展,他们就会以比较复杂的方式来利用符号。智慧技能并不是单一形式,它有层次性,由简单到复杂,包括四层次: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三是认知策略。加涅认为,这是学习者用来调节他自己内部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能力。认知策略可以应用于任何科目的学习。
四是运动技能。加涅认为,这是学习者学习由许多有组织者的肌肉运动所形成的综合活动的能力。运动技能不是指个别的动作,而是强调动作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五是态度。加涅认为,这是影响个人选择行动的内部状态。 在他看来,人的行动是受态度影响的,但态度又是人的动作的结果。
二、学习过程
每一类学习中都蕴藏着前一类的学习。在加涅看来,任何一个学习过程也是有层次性的,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学习阶段构成的。他把学习过程依次分为八个阶段:
动机阶段:一定的学习情境成为学习行为的诱因,激发个体的学习活动,在这个阶段要引发学生对达到学习目标的心理预期.
领会阶段:也称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学的措施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提供刺激,引导注意,使刺激情境的具体特点能被学生有选择的知觉到.
获得阶段:这个阶段起着编码的作用,即对选择的信息进行加工,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持久状态.
保持阶段:获得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之后,以一定的形式(表象或概念)在长时记忆中永久地保存下去。
回忆阶段:这一阶段为检索过程,也就是寻找储存的知识,使其复活的过程。
概括阶段: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这一阶段涉及到学习的迁移问题。
操作阶段:也叫作业阶段。在此阶段,教学的大部分是提供应用知识的时机,使学生显示出学习的效果,并且同时为下阶段的反馈做好准备。
反馈阶段:学习者因完成了新的作业并意识到自己已达到了预期目标,从而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加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强化主宰着人类的学习,因为学习动机阶段所建立的预期,此刻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证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加涅
举例说明加涅的8种学习水平
加涅根据学生学习的学习任务情境和由低到高的学习水平,把学习划分为八种层次类别(1965,1970),后来简化为七类(见图3—2)。
一、加涅的层次学习类型说
第一类:信号学习。这类学习属于经典的条件反射,包括不随意反应和情绪学习。主要是指学习者对某种信号作出一般性的和弥散性的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由单一事例引起,也可能是由唤起个人情结反应的某个刺激的若干次重复而引起。例如,学生当听到上课铃响时,就停止其它课外活动而准备上课。又如,在马路人正在行走时,当带有闪光灯并且鸣着喇叭的救火车突然驶过时,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惧怕的情绪反应。
加涅指出,为了使信号学习出现,必须要有一个中性信号刺激,要有唤起学习者情绪反应的与中性信号刺激联系起来的一种未预料到的刺激。
第二类: 刺激—反应学习。 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结合,并得到加强;学会以某种反应获得某种结果。例如看见一个拼音单词就能拼读;小孩学会开冰箱取得食品。这类学习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
刺激—反应学习也是一种信号学习,然而又与信号学习不同.信号学习是不随意的学习,而刺激—反应学习则是随意的并与机体反应的效应器相联系。
纯粹的刺激—反应学习,大部分是在年幼儿童中表现出来。例如,幼儿看见笔就在纸上画,学会使用简单的学习工具;学会叫出别人的名字和小动物的名称等。
第三类: 连锁学习。指学习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联结。在第二类层次的学习中,即在刺激—反应学习中,可能涉及词语的和非词语的刺激所引起的肌肉等效应器官的反应。但加涅提出的连锁学习,则主要指非词语的刺激—反应行为的联结序列。
为了形成连锁学习,首先学习者必须在先前就学会连锁序列中的每一个必需的环节。 这样才容易形成一系列的刺激—反应行为的正确顺序,从而促进连锁学习的形成。例如开门这个简单的刺激—反应行为,就包含着4个单一的刺激—反应的肌肉和关节动作环节.即会握住门的把手、会扭转把手、会将把手转动到适当的位置和把门拉(推)开。所以,儿童学会这样开门的反应动作序列,就形成了一项连锁学习。其次,按顺序适当地安排好一系列的个别的刺激和反应;另外,连锁学习需要对学习的行为给予奖励和强化。
第四类:词语联想学习。词语联想学习是一种形成一系列的语言单位的连锁学习。它是以学习去联结词的组合作为刺激,而用其他的词作为反应。 例如,阅读时一眼就认出整个的词或词组;把中文词或词组译成英文等。
简单的词语联想学习,就是把一个物体与其名称联系起来。这包括把两种刺激—反应构成的一条连锁,即把观察到的物体外形与其特征联系起来,并能说出它的名称。若学习造句、诗句及外语等,则属于复杂的词语连锁学习。
词语练习对话是最好的应用手段。如辩论时的辩手,在其头脑里必定要储存大量的词语联想。又如,学生要表达数学中的概念和合理的论点,也必须要拥有大量储存的有关数学词语联结。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正确与简明地表达事实、定义、概念和原理,并提倡互相讨论,或其它有效沟通的方式。当要求学生熟记词语段落很长的一首诗时,可告诉他们一种最好的办法,即先从已学会了的部分开始,然后逐渐学习每一新的部分,(如按顺序先重复学会前四行,然后再学习第五行,再学习第六行……,)以形成一系列的词语和诗句联想。
上述这四类又被称为学习的基本形式,是进行高级学习的最基本条件。
第五类:辨别学习。指学习辨别一系列相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当书写时,学会辩明同音异义词的适当形式。辨别学习有两种,即单一辨别与多重辨别。例如,让儿童学习数字2,可让他看一张写着50个2的字形挂图,并让他照着写出来。这时儿童并没有理解2的概念而只是简单地识别2的具体外形,这时是单一识别。如果此时儿童还学会认识并能辨别0,3,4至9等数字,这就是多重识别。
第六类:概念学习。指学生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性质,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概念学习,必须要形成刺激—反应学习和适当的词语联想。以学习概念圆为例,首先要建立起圆的形状与其名称之间的刺激—反应和词语联想,并学会识别各种名称的圆的不同形状;其次,能辨别出圆与其它的几何图形的不同;最后,要能够在各种不熟悉的情境中识别出圆形,把圆的概念推广到各种新的条件之中,即掌握了所有圆的共同本质特征。这种推广的能力,是概念学习区别于前5类学习类型的主要特点。
如上所述,概念学习是以词语连锁为基础的。如果学生没有可用于概念学习的大量词和句子组成的词语连锁,那么获得概念的学习能力就会减弱,所需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因此,只有进行词语联想学习,掌握一些词语连锁,与学习陈述概念,才能发展学生概念类化的能力。当一个学生能用词语连琐说出“一个三角形是由三个直边封闭的图形”时,但他却不能用这个词语连锁将三角形进行分类,也形成不了有关三角形概念的类别,那么这种只会陈述三角形的定义的学习,就没有太大意义。没有包含类化能力的概念学习,是缺乏实际的应用价值的。
第七类:规则(或原理、法则)学习。指学习概念的联合,即形成多个概念连锁。通过规则学习或理解原理,可使学习者有能力去识别某种规则或原理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或者有能力应用原理去解决具体问题。例如,在写文章时,会应用语法和作文规则。
第八类:问题解决。这是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原理或规则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学习的目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比第七类规则学习更高一级或更为复杂的学习类型。规则的获得,是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的,但问题解决则意味着多种规则的选择与连结,建立起新的或更高级的规则集合。例如,“发明”和“创造性”这类词语,经常是与问题解决相联系着,表明学习者是以独特的方式,运用已学习过的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获得更高级的规则或原理。
可见,原理学习是学会以整批的活动对整批的条件作出反应的能力,是促进学习者有效的和连贯的活动的一种更高级的学习类型。
要学会法则,必须要先学会构成法则的概念连锁。仅仅会陈述某个法则或原理,不代表己经级学会,只有能够正确地把一个法则应用于一些不同的情境时,才算是真正学会了该法则。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1970)一书中,提出了教会法则学习的5个步骤:
第一步,告诉法则学习结束时应完成的行为方式;
第二步,回忆法则学习所需要的相关概念
第三步,教师用适当的词语顺序陈述与某个法则有关的概念
连锁,以引导学生构成该法则;
第四步,要求就某个问题或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法则或原理;
第五步,用一个适当的问题,来陈述构成有关法则或原理的词语连锁。
二、加涅的层次学习类型评价
1、学习的类型具有高低的层次性
学习分类是按由简到繁,从低到高的顺序划分,学习的内容呈现由低到高的层次顺序性。低层次类型的学习是高层次的基础,每一后继的学习形式实质上都是前一学习形式更加复杂的表现。加涅的学习类型已说明,每种高一级的类型都包含着比它低级的类型特点,但却又更加复杂。
2、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加涅提出的这个对各种学习进行分类的累积学习模式,是以一定的心理学原则作为依据,具有更合乎逻辑的结构。
加涅认为,不同类型的学习,便有相应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智慧技能,并在累积学习中形成了一个由低级列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智慧技能迁移阶梯。
3、丰富了低、中水平的学习类型
加涅的学习类型,比布卢姆的分类使用了更专门的术语,并且在低、中水平上所排列的学习类型比布卢姆的分类构成了更细的级别但在较高水平上的级别则较少。因此,加涅提出的学习分类中的那些简单的和相对孤立的学习类型,对低年级的教学比对高年级讲授有组织、有条理的知识更为适合。
4、实际的学习情况并非表现单一的层次顺序
在实际的学习情况中,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按加涅所排列的层次顺序进行。大多数的教与学的过程是经过其中的几种类型或是几种类型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