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让″为话题写作文怎样取题目
让
我们高淳有句俗语:“端凳子给别人坐,就是端凳子给自己做。”这足以说明,“让”是一种美德,别人快乐了,自己也得到了一份收获。 “让”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 在这个社会上,“让”随处可见。同学们都应该乘坐过公交车吧!公交车上的“让”最普遍的也就是“让座”了。 有一年清明节,我和父母搭乘着公交车去乡下祭拜我的外公。坐在座位上,看着车窗外美丽的景色: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种植在土地上,就像金山一样,发出闪亮的光芒;野花野草在风的引领下,快乐地扭动自己的腰身,边跳起欢快的舞蹈,边和我们挥手……欣赏地入迷的同时,司机的刹车把我从美丽的景色拉到了现实,我看到一位老人,她大约有六、七十岁左右,正环视着车内,看看有没有座位可坐。谁知车厢里已经坐满了人,只好失望地拉着吊环,等待一位好心人为她让座。我看着别人无动于衷、只顾着自己的表情,实在看不下去了。起身对老婆婆大声地说:“奶奶,你是不是没有座位可坐?正好我也坐不下去了,您老就坐这儿吧!如果您晕车,这个座位正好临近窗户,您可以开窗透透气。”话音落下后,所有的人都看向我。老婆婆也惊讶地不知所措:“真的吗?小朋友?”“是的。”老奶奶松开吊环,坐在我的座位上,满脸谢意:“谢谢你!本以为我今天只能握着吊环站在车厢上,没想到这位热心的小朋友帮助了我。小朋友素质好,父母也教导有方呐!”我红着脸,坐在妈妈的腿上。妈妈赞许地对我说:“今天你可做了一件好事呀!” 其实,不仅仅人有这种美德,连动物也有一种谦让的意识。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两匹马同行,一匹将另一匹的脖颈咬伤了,结果被咬的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马。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天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让。 寓言中动物的让是以德报怨,佛教中弥勒的让是“肚里能容天下事”。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对别人的困难却置之不理。连动物都懂的谦让,那么这些人,也就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连动物也不如! 当然,让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让,而是懦夫。“宽以待人”,也得先看对象。让不珍惜让的人,是滥情;让不值得让的人,是姑息;让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让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门学问。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的决不是两匹马这样简单的事。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让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让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让,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希望大家都能有这种“美德”,让社会上的每一个地方都开满“谦让之花”、“美德之花”吧!
以读书为话题拟一个作文题目,要求有创意。
1、读一本好书,好比交了一个益友
2、让书香点缀流年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时刻谨记着
4、快乐书旅
5、漫游书屋
6、读书伴我成长
7、悠悠读书情
8、读书,让我明白了爱的含义。
扩展资料:
拟写作文题目的技巧:
1、形象描绘式
此类题目将所要讲述的道理形象化,把文章的观点生动地表现出来,达到“言浅意深”的效果。如陈紫媛《流鼻涕的冬天》。
2、诗文化用式
此类题目巧妙地运用古典诗词中的语句营造意境,或点明观点,可以原诗文完整借用,也可根据需要进行改写。如冷松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陈虹锦《不知“线条”真面目》。
3、巧用修辞式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愈加生动形象。
4、反设悬念式
拟题有违常理,故意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如李佳翼《鬼吓鬼》、《一次最多放两个》。
5、借名移植式
巧妙借助名人名言名事名物名景来拟题,将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内容和众所周知的人或事挂钩,拉近读者距离。如曾荣涛《东施整容》、吴庚桦《近黑者灰》。
6、貌离神合式
此类作文题目多将几个毫不相关的名词用分隔号隔开,而通常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名词却被作者巧妙地勾连在一起,共同揭示文章的主题。如麦国娇《秋天·花叶》。
7、流行时尚式
将感兴趣的时尚元素、流行话语与作文题目相结合,新奇有趣。如姚俊宇《网络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