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惨败,现在的观众喜欢什么样的剧情?
我觉得现在的观众包容性很强,什么样的剧情都能接受,只要你有逻辑性,剧情紧凑,电影全程让人无尿点,还有你答应过的东西做得到就好了就比如说《上海堡垒》是打着科幻电影的旗号来造势的,可是最后做出来的特效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却不是那么回事儿,你让网友怎么买账。
上海堡垒这部小说里面的情节让观众不喜爱吗?我想很多人应该都看过江南的《上海堡垒》吧,那个时候为什么没有那么多人喷,结果到了电影就有这么多人喷了。就是里面的情节演得非常让人无语。
本来打仗就是很考脑力的事情,双方肯定要斗智斗勇,不仅仅是靠武力输出,还要靠脑力输出,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选择两败俱伤的结果。结果电影里面的人简直是动不动就自爆,好像根本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儿一样。你说外星人拉了总部的电闸吧,那你再去把它拉上去就好了,干嘛最后要自爆来同归于尽呢?
其次,上海算是能量的最后一站,最后的守护者,那最后战争响起来了的时候,肯定上海人都要去避难吧,结果打仗的时候,那些上海人民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该干嘛就干嘛,打完仗了还可以去吃碗小面。
其次,这部电影已经把人和外星人之间的差距拉的太大了,里面的外星人打上海的士兵就好像砍白菜一样,一砍一个准,而士兵不管是用枪用炮都打不死外星人,简直就是不死之身一样。
并且所谓的上海司令部,那简直就跟纸糊的一样,外星人可以说是赵子龙了吧,杀了司令部一个七进七出,好像有钥匙一样,电影角色能不能还原一下定位,既然它称为司令部,肯定有它的防御系统,这么轻而易举的就被外星人攻破了,你直接在外面随便买一座居民楼好了。
你说观众能喜欢这样牛头不对马嘴的剧情吗?毕竟观众也是花了钱买票去的,肯定也是看了之前影片的宣传,觉得还不错才去看的,结果让人这么失望,观众为什么要为此买账。情节也不要求你有多好,内涵也不要求你有多深,你起码要说得通,让我们能够理解吧。
黄渤谈《上海堡垒》:票房惨败错不在于演员,只因剧情本身不合理,这种说法正确吗?
今年暑假档,唱主角的是国产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烈火英雄》广受欢迎,取得了亮眼的票房成绩。但是本来是要冲击大片的《上海堡垒》扑街了,简直成了电影圈的一个大笑话。这就是滕华涛导演号称此部电影筹备了6年,光是剧本就打磨了3年?所要呈现给观众的大片吗?
对于这部电影的惨败,电影人黄渤表示,这部电影演员也看得出都很努力,只是可惜剧情本身不合理,导致电影惨败。尤其是科幻镜头都是光鲜亮丽没有一点尘埃,角色打半天脸都白白净净,衣服没点褶子,无人机和外星人也是油光发亮,末日下的上海啥事没有,高楼大厦没倒一座,感觉不任何危机啊。因为故事本身不合理,外星人入侵是为了抢新能源,而击败外星人的代价是耗尽能源上海陆沉,为什么不直接把能源交出去免去战事,也许战前觉得能守住,等等。
黄渤的说法算一家之言,但导演却另有说法,导演腾华涛在接受了一家知名媒体的采访时,在谈及这部电影为什么口碑如此之差的原因止水,说“我用错了鹿晗”,至少在这种类型的电影中不应该用他来扮演英雄,他的言论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不满。笔者挺认同黄渤的观点的,鹿晗是不太适合演英雄,但这不是最主要的理由,导演是在推卸责任。
黄渤说的有道理,影片场景确实太假。首先,开局是无人机训练,末日危机来临了,结果人们还哪嬉皮笑脸,没有铺垫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三个人是在游戏厅打电动,同样是模拟训练,看看《安德的游戏》,电影里都打败了虫族,居安思危准备反击了,还是训练严禁一丝不苟,你这面临被外星人入侵的大环境,你拍电影选什么镜头不好,来选这些就嬉皮笑脸玩游戏的镜头?
我觉得正如黄渤所说,票房惨败肯定有演员的责任,但不是主要责任,只有好的剧本才能造就一部好电影,这部电影基调上就是鱼死网破,指挥中心先领盒饭,然后是仙藤基地,再就是地渊之井,最后是AV28率领的无人机战队,外星人始终没露面,这等于和他们操纵的机甲和人类打了一个糊涂仗,剧本确实不好,编导应该负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