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2年初中生物竞赛复赛试题卷
时量:100分钟 满分:120分
考生注意:本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三道大题,共10页;其中7、8、9、10页为答题卷,考生只交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代号填写在第7页的答案栏内,每
小题1分,共30分。
1.生活在纬度较低、气候较炎热地区的企鹅,个体也相对较高纬度和寒冷地区的企鹅要小,这有利于散热。这一事实可作什么具体实例
①适应性 ②应激性 ③遗传性和变异性 ④竞争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现象属于生物主要对温度表现出适应性的实例是
A.陆生鸟类和哺乳类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很长
B.沙漠鼠具有冬眠、穴居和昼伏夜出等行为
C.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叶表皮细胞外无角质层,叶绿体大且多
D.扎根海底的巨型藻类通常只能出现在大陆沿岸附近
3.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A.制酸奶——发酵技术 B.培养无病毒植株——无土栽培技术
C.“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D.培养抗虫棉——转基因技术
4.北京奥运会后,意大利自行车选手雷贝林被查出服用新型兴奋剂药物CERA,因而被取消竞赛成绩。这种新兴奋剂能够持续地促进红细胞的载氧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服用CERA后,在一定时间内,体内红细胞载氧能力变化的曲线图应该是
A B C D
5.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有人选取若干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然后放在同一环境中
分别按下列方式培养:①组:常温+湿润土壤;②组:冷藏+湿润土壤;③组:常温+
干燥土壤;④组:常温+湿润土壤+隔绝空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能验证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②和③能验证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②和④能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③和④能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6.生物形态结构总是与生长的环境相适应的。某地区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生
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项 目 表面积(mm2) 表皮厚度(µm)
甲型叶 292 14
乙型叶 144 24
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7.下列与发酵技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 B.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发酵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D.蒸煮豆腐后马上加入菌种
8.右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
率关系时绘制的曲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天内
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速率与蒸腾作用速率的变
化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c点表示a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
B.图中a到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
C.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D.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
9.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小明根据所学生物学知
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请
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
10.在某一时刻测定某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血液内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下图
所示,该器官是
A.肺 B.脑 C.肌肉 D.小肠
1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我国国情分析,要防止艾滋病
在我国流行,你认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除四害、讲卫生
12.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
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13.用A型和B型血清对18人进行血型测定,得出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7人,
与B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9人,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的有5人,余下的都不凝
集,那么A型、B型、AB型,O型的人各为
A.4,2,7,5 B.4,2,5,7 C.2,4,5,7 D.2,4,7,5
14.人的皮肤上能形成“老茧”,冬天生成的冻疮和含有黑色素的细胞,依次发生在
①表皮 ②真皮 ③角质层 ④生发层
A.②③④ B.③④① C.④②③ D.③②④
15.下列的叙述中,与皮肤颜色无直接关系的是
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变为维生素A,因此引起皮肤也呈现黄色
B.当真皮中毛细血管丰富,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高时,使皮肤呈现红润
C.经常被日光照射,皮肤中的黑色素增多,使皮肤呈现黑棕色
D.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个别人皮肤呈现白化病态
16.下列不属于盆腔内的器官是
A.肾 B.膀胱
C.直肠
D.子宫
17.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两大腔是指胸腔和腹腔 B.人体内分布最广泛的组织是上皮组织
C.穿过膈肌的孔道只有1个 D.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成熟的红细胞
18.右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
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19.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A.茎的形成层 B.马铃薯块茎 C.一个草履虫 D.一只小白鼠
20.“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感谢母亲给予我们生命,铭记母亲的恩情。胎儿从母体获
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A.脐带→胎盘→母体→胎儿 B.胎盘→脐带→母体→胎儿
C.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D.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21.已知某女人的乳腺细胞中DNA的含量为R,则她的卵细胞和坐骨神经细胞中DNA的含
量分别为
A.R/2 R B.R R C.R/2 0 D.2R 0
22.在同一片草原,兔子吃草长兔肉,马吃草长马肉。其根本原因是
A.兔子和马新陈代谢的方式不同 B.兔子和马的消化吸收功能显著不同
C.兔子和马的细胞大小和形状不同 D.兔子和马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
23.把家鸽和青蛙从25℃室温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耗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家鸽的耗氧量减少
C.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家鸽的耗氧量增加D.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24.北京培育出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
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
甘蓝引种过程可看出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
C.环境改变可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D.甘蓝叶球的大小仅由环境决定的
25.下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
化观点的是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C.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26.用基因组成为Aa的水府蜜桃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水府蜜桃砧木上,
所结蜜桃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的几率是
A.25% B.50% C.75% D.100%
27.医生给低血糖病人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其主要目的是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给能源 C.维持细胞液的浓度 D.供给水分
28.下列人体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A.胚胎干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胰腺细胞 D.肌肉细胞
29.恐龙的灭绝一直是一个谜,有科学家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恐龙灭绝,以下证据
不支持此观点的是
A.在墨西哥发现了6500万年前的陨石坑B.恐龙灭绝的时间相对较短
C.恐龙化石常常集中出现 D.恐龙数量减少期间,气候寒冷而干燥
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A.白鹤翩翩起舞进行求偶 B.蜜蜂的摆尾舞告诉同伴蜜源的位置
C.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D.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题均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答案代号填写在第7页的答案栏内,少选、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31.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的形态及生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变化不会发生的是
A.种子的胚根伸长并突破种皮 B.种子的温度明显升高
C.呼吸作用比萌发前明显增强 D.种子内有机物的总质量明显增加
32.对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
B.寄生生物属异养型生物,宿主也属于异养生物
C.竞争是种间斗争的一种普遍形式 D.捕食是指发生在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33.依据右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y表示有机物的含量,则a → b → c可表示种子开始萌发→幼苗的子叶变绿色→幼苗生长一段时间的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B.若y表示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则a → b → c可表示剧烈运动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
C.若y表示人体内胰岛素含量,则a → b → c可表示健康人在进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胰岛素的变化
D.若y表示某粮库内种子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则种子储藏时在b点比c点的效果好
34.雷鸟的羽毛可随季节的改变而发生白色(冬天)与灰褐色(夏天)的变换,据生态学知
识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毛色中较细密的是白色 B.雷鸟的羽毛不断交化,不能作为保护色
C.导致羽毛变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 D.羽毛变换是对温度变化的适应
35.原产于墨西哥的紫茎泽兰传到中国,在中国长势疯狂,占地为王,成了我国西南地区
的绿色灾难。紫茎泽兰在我国泛滥成灾的原因是
A.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适宜紫茎泽兰的生长 B.脱离原产地后,失去天敌的控制
C.脱离原产地后,失去与其竞争关系物种的制约
D.脱离原产地后,发生了基因突变,变得生命力特别强
36.黄瓜的花是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因此黄瓜植株上,多半花不会结果。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不结果的花是因为没有昆虫为它们传粉
B.黄瓜不属于绿色开花植物,不能形成果实
C.因为植株的营养供给有限,因此只有少数花结果
D.正常情况下,能结果的是雌花,不能结果的是雄花
37.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38.在人体内直接与咽相连通的管腔有
A.食道 B.咽鼓管 C.口腔 D.气管
39.剧烈运动时,运动员表现为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呢?
A.保护 B.调节体温 C.排泄 D.感受外界刺激
40.正常人的胰静脉血中含有下列哪些物质
A.氧气 B.血小板 C.胰蛋白酶 D.胰岛素
41.下列各项中属于抗原的是
A. 输入到A型患者体内的A型血 B. 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
C. 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 D. 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己腿部皮肤
42.在眼球的结构中,具有折光作用的是
A.角膜 B. 玻璃体
C.虹膜
D.晶状体
43.用你所学的生物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某同学在透明纸上写一个“b”,那么,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应是“P”
B.生产实践中的扦插、嫁接、椒草用叶生殖和豌豆用种子繁殖都属于无性繁殖
C.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D.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44.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等发明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将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植入肿瘤细胞的遗传物质中,经过复制,科研人员可跟踪、监视肿
瘤细胞的生长。具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小鼠,在特制的显微镜下,能看到其皮肤、
脑部、肺部发出绿色荧光。关于具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小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基因是无法改变的 B.绿色荧光蛋白是由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控制的
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小鼠的细胞内基因数目很少
45.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这一技术
A.可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B.可减少季节的影响,加快繁殖速度
C.可有目的地改变母本的某些性状
D.植物组织培养的生殖类型属于无性生殖
46.下列说法中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白酒的酿造过程中利用了霉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
B.乳酸菌发酵过程中能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C.干制法贮存食品的原理是降低食品中的含水量
D.抑制呼吸作用是贮存鲜活食品的基本原理
47.2012年2月网上爆出福建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你认为这种从活熊胆囊引流胆
汁的做法对黑熊造成的影响是
A.导致黑熊胆汁在肝肠循环不足 B.引起黑熊的内分泌失调
C.导致黑熊胆囊感染、肝脏感染 D.引起熊的取胆口发炎溃疡
48.能够创造生物新品种的方法是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植物组织培养 D.杂交育种
49.2009年7月,国际泳联宣布2010年起全面禁用“鲨鱼皮泳衣”。鲨鱼皮泳衣的核心
技术在于模仿鲨鱼的皮肤。鲨鱼皮肤表面粗糙的V形皱褶可以减少水流的摩擦力,据
此研制的泳衣可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上“鲨鱼皮泳衣”的游泳运动员在比赛中体温基本不变
B.“鲨鱼皮泳衣”是模仿鲨鱼皮肤结构而制造的
C.“鲨鱼皮泳衣”可以为游泳运动员提供能量
D.鲨鱼皮肤表面粗糙的V形皱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0.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2年初中生物竞赛复赛答题卷
考生注意:考试后只交答题卷
一二515253545556总 分合分人复分人
一、单项选择题 得分 评卷人
题 次123456789101112131415答 案 题 次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 案
二、多项选择题 得分 评卷人
题 次31323334353637383940答 案 题 次41424344454647484950答 案
三、简答题:包括6个小题,共50分。
51.(6分)在温带的淡水湖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主要是矽藻等),每年可见到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表示一年四季中浮游植物的密度与无机养料.光.温度等环境条件变化的关系。
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请分析浮游植物产生两个密度高峰期的原因。
(2)为什么秋季密度峰值比春季低?
(3)若在某年春末夏初该湖受到氮和磷等物质的轻度污染,造成湖中无机养料含量的改变(如右图),请在图中绘出该年浮游植物密度变化曲线。
52.(8分)人体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各种现成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所摄取的营养物质中,不作为能源物质的是 等;
(2)小肠内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①小肠粘膜有皱襞,其表面有很多绒毛 ②小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
③粘膜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突起 ④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进人小肠
⑤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3)从人体消化道中获得A、B、C三种酶,已知A、B、C三种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0、9.0、7.0,在适宜条件下,将三种酶液分别与淀粉混合,结果汇总如图甲;将三种酶液分别与蛋清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乙;将三种酶液分别与多肽混合,结果汇总如图丙。
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A、B、C三种酶分别为 ;
②A、C酶分别由 分泌。
53.(12分)某农科所为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因素,在大棚内种植了玉米、大豆等多种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密闭大棚内(温度恒定)一昼夜空气中的C02(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如甲图所示,则:
①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 ,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点。
②经过一昼夜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分析原因是 。
(2)乙图中曲线代表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玉米的光合作用强度与C02浓度的关系,则:
①若降低光照强度,曲线中A点将向 移动。
②若其它条件不变,将乙图中纵坐标含义改为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请在上页右边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变化曲线。
54.(8分)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实验分为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的统计表
分组处理实验记录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光线明亮而不均匀光线明亮而均匀光线暗而均匀实验I(5月份)15.48%7.5%4.92%实验II(9月份)17.17%8.85%4.50%总平均发生率16.33%8.18%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茧是蚕蛾发育过程的 阶段,具有这个阶段的昆虫的发育被称为变态发育。
(2)该小组假设是 。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 。
(4)通过本实验可知,该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 。
55.(8分)用水蚤进行水温变化的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示。请回答:
(1)实验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是 。
(2)有些水蚤能在200C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0C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
(3)实验中水蚤在200C或280C环境中都有生存的个体,它们都是适应环境的个体。因而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定向的。
(4)200C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80C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样将280C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0C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说明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如果生物缺少 ,就要被环境所淘汰。因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56.(8分)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的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个脊神经背根和一个腹根,如下图所示)。分别电刺激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已知背根含有传入神经,腹根含有传出神经,背根和腹根合并成脊神经。
请根据上述提供的实验材料(实验用具自选)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以分别验证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
实验步骤1:
。
预期结果:
。
实验步骤2:
。
预期结果:
。
2012年初中生物竞赛复赛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题 次123456789101112131415答 案CBBBAAADBAAABDA题 次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 案ACCBCADCBBDBADC
二、多项选择题:少选、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 次31323334353637383940答 案BDBDADACDABCCDBDABCBCABD题 次41424344454647484950答 案ABABDCDBCABDCDACDADABDACD
三、简答题:包括6道小题,共50分。
51.(每空2分,共6分)(1)在春秋两季温度和光照均适宜,同时有充分的无机养料,故浮游植物产生两个密度高峰期
(2)因为秋季无机养料的积累比春季少
(3)绘曲线如下图]
52.(每空2分,共8分) (1)水、无机盐、维生素
(2)) A
(3)①胃蛋白酶、肠肽酶、唾液淀粉酶
②胃腺和唾液腺
53.(每空2分,共12分)(1)①B、D D ②增加 E点C02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2)①左下(答出下移也可得分)
②如右图(2分)(曲线的走势正确)
54.(每空2分,共8分)(1)蛹
(2)光线的明暗和均匀程度对“薄头茧”的发生率有影响
(3)温度(湿度、同种等量食物等) (4)将蚕茧放在光线暗而均匀的环境中饲养
55.(每空2分,共8分)(1)250C
(2)不定向(多向性)(3)选择(4)适应环境的变异
56.(8分)实验步骤1:在背根中央处剪断(或用麻醉药阻断)(1分),分别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外周段(1分,只答其一不给分),观察蛙后肢是否发生运动反应。 预期结果: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将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1分),说明背根具有传入功能(1分)。
实验步骤2:在腹根中央处剪断(或用麻醉药阻断)(1分),分别电刺激腹根向中段、外周段(1分,只答其一不给分),观察蛙后肢是否发生运动反应。 预期结果:电刺激腹根向中段不发生反应(1分),电刺激腹根外周段蛙后肢将发生运动反应,说明腹根具有传出功能(1分)。
望采纳!!!
找几份生物竞赛试卷
2005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
1 .线粒体的功能是:
A .水解蛋白质 B .自我复制 C .合成脂类 D .产生 ATP
解析:水解蛋白质主要是溶酶体的功能,自我复制说法不贴切,线粒体某些结构非线粒体复制,合成脂类与内质网有关;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果产生了ATP。
所以选择D
2 .秋水仙素对细胞的作用是:
A .促进细胞分裂 B .抑制细胞分裂 C .促进细胞融合 D .破坏微管结构
解析:秋水仙素阻断了微管的装配,破坏了其结构,使有丝分裂停留在中期。
所以选择D
3 .胰岛素原转变成胰岛素是在 中进行的:
A .线粒体 B .溶酶体 C .高尔基体 D .核糖体
解析:胰岛素原转变成胰岛素是蛋白质加工的过程,核糖体合成多肽,而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所以选择C
4 .参与体内供能反应最多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
A .磷酸肌酸 B .三磷酸腺苷
C . PEP D . UTP E . GTP
解析: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参与体内供能反应最多。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UTP:尿苷5’-三磷酸;GTP:鸟嘌呤核苷5’-三磷酸。
所以选择B
5 .在生物信息传递中,下列哪一种还没有实验证据:
A . DNA→RNA B . RNA→蛋白质
C . RNA→DNA D.蛋白质→DNA E .上述四种
解析:A为转录过程,B是翻译过程,C是反转录过程,只有D没有实验证据。
所以选择D
6 .孢子囊是真菌的 结构:
A .在其中形成孢子 B .用于从培养基中获得营养
C .进行光合作用 D .合成蛋白质
解析:真菌的孢子囊内形成孢子。
所以选择A
7 .病原微生物所产生的干扰机体细胞和组织生理作用的物质是:
A .毒素 B .细菌素 C .抗生素 D .干扰素
解析:毒素具有干扰机体细胞和组织的生理作用;细菌素是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成机制产生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多肽;抗生素是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干扰素是效应T细胞产生的抑制病毒增殖的物质。
所以选择A
8 .人类的疟疾是由 引发的疾病:
A .原生动物 B .细菌 C .真菌 D .病毒
解析:疟疾由疟原虫引起,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
所以选择A
9 .关于生物大分子,以下哪一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 .不同生物体的有机大分子类型大体相同
B .组成细菌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与高等生物的不同
C .碳原子的不同排列方式和长短是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基础
D .生物大分子均是由单体小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解析:不管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20多种。
所以选择B
10 .一个光合单位包括:
A .天线色素系统和反应中心色素分子 B . ATP 酶复合物和电子传递体
C .电子传递体和 NADPH D . ATP 酶复合物和 P700
解析:光合单位=聚光色素系统+反应中心,光合蛋白进行光能的传递和转换。
所以选择A
11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糖酵解过程中的产物:
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 . 3 --磷酸甘油酸
C . 2 --磷酸甘油醛 D .果糖-- 6 --磷酸
解析: 2 --磷酸甘油醛 不属于糖酵解过程的中间产物,应为 2 --磷酸甘油醛酸才是。
所以选择C
12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α--碳原子是不对称的,但 除外。
A .丙氨酸 B .组氨酸 C .甘氨酸 D .谷氨酸
解析:甘氨酸的R基是氢原子。所以构成了α--碳原子与两个氢原子相连,构成了对称。
所以选择C
13 .青霉素直接影响细菌的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线粒体 D .核酸
解析:青霉素干扰肽聚糖的形成,而肽聚糖是组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所以选择A
14 .原核生物都有:
A .细胞核 B .核糖体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E .中心体
解析: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就是核糖体。
所以选择B
15 .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所有细胞表面均具有脂蛋白体系构成的细胞膜
B .所有的细胞都有两种核酸( DNA 与 RNA )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C .所有的细胞都有线粒体,作为产能细胞器
D .所有的细胞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解析: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是有的原核生物也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在细胞膜上呼吸产能。
所以选择C
16 .离子通道一般都具有选择性, K+通道允许:
A . K+通过, Na+、Ca2+不通过 B . K十、 Na+通过, Ca2+不通过
C . K+、 Ca2+通过,Na+不通过 D . K十、 Na+、Ca2+通过, Cl-不通过;
解析:题目中涉及到选择性,只能通过K+
选择A
17 .下列哪种细胞周期时相组成是准确的:
A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B . G1 – G2- S-M
C . G1 – S-G2 -M D . M—G1—S—G2
解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包括三个阶段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分裂期(M)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所以选择C
1 8 .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
A .有丝分裂中期 B .有丝分裂前期 C .减数分裂前期 D .减数分裂后期
解析: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逐渐形成四分体,
所以选择C
1 9 .鞭毛摆动和细胞分裂收缩环的作用主要分别涉及细胞骨架:
A .微管与微丝 B .中间纤维与微管 C .中间纤维与微丝 D .都是微管
解析:鞭毛由微管组成,细胞分裂末期赤道部位会出现很多细微的纤维,形成收缩环,其成分是肌动蛋白丝,是微丝。
所以选择A
20 .以下哪个说法最有可能是错误的:
A .将一个 M 期细胞与一个间期细胞融合后培养,发现间期细胞发生染色体聚集,这个实验说明 M 期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诱导染色体聚集的因子
B .用紫外线照射一个培养中的G1期细胞,发现 G 1期细胞不再走向分裂,这个实验说明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抑制细胞走向分裂的因子
C.将一个 G 1期细胞与一个S期细胞融合后培养,发现 G1期细胞发生染色体复制,这个实验说明 S 期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促 DNA 复制因子
D .癌细胞可以无限制的分裂是由于抑制细胞走向分裂的因子丧失了活性
解析:D没有事实支持,只是说出一个简单的结论。
所以选择D
21 .香蕉属于哪种类型的果,食用的主要部分属于哪部分结构:
A .蒴果、真果;花托 B .干果、假果;内果皮
C .浆果、假果;内果皮和胎座 D .浆果、真果;内果皮和胎座
解析:香蕉果实是肉质果实,即为浆果,由内果和胎座发育而成,所以属于假果。
所以选择C
22 .向日葵的管状花的雄蕊(群)属于:
A .聚药雄蕊 B .单体雄蕊 C .两体雄蕊 D .多体雄蕊
解析:雄蕊的花丝分裂而花药相互联合称为聚药雄蕊,菊科和葫芦科植物都是聚药雄蕊,向日葵属于菊科。
所以选择A
23 .初生分生组织中的 可以分化出维管束?
A .原表皮 B .基本分生组织 C .原形成层 D .形成层
解析:初生分生组织是由原分生组织刚衍生的细胞组成。在茎的原分生组织下面,逐渐分化出原表皮、皮层和维管束的前身。
所以选择C
24 .右图是单列射线切面图。这是什么切面?
A .横切面
B .切向切面
C .径向切面
解析:横切面射线呈辐射状,显示出射线的长度和宽度;径向切面的射线细胞象一堵砖墙,显示了射线的高度和长度;切向切面射线呈纺锤状,显示了射线的高度、宽度、细胞列数和两端细胞的形状。
所以选择C
25 .菊花一般在秋天开花,要使其提前开花,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A .水分 B .温度 C .光照时间 D .养分
解析:菊花是短日照植物,要使菊花提前开花,需要将日照时间缩短。
所以选择C
26 .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不同,但根和茎的维管束又是连在一起的,这个连接的部位是下面的哪个部位?
A .上胚轴 B .中胚轴 C .下胚轴 D .胚根
解析:子叶着生点到胚根的一段称为下胚轴实际上是连接胚根与胚芽(根与茎)的部位;由子叶着生点到第一片真叶的一段称上胚轴;中胚轴见于某些属的禾本科植物,是鞘叶基部与胚盘之间缩小的组织。
所以选择C
27 .一个精子和卵结合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和极核结合发育成胚乳,这种类型的双受精现象是哪类植物所特有的?
A .裸子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被子植物 D .苔藓植物
解析: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现象,是高度进化的生殖方式。
所以选择C
28 .鉴定植物细胞后含物,通常 。
A .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B .用苏丹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C .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淀粉 D .用苏丹Ⅲ鉴定脂肪和淀粉
解析:碘液与蛋白质反应呈黄色,与淀粉反应呈蓝色;苏丹Ⅲ与脂肪反应呈橘黄色。
所以选择C
29、在多年生木本茎的结构中, 射线是完全的次生结构。
A .髓射线和木射线 B .只有髓射线 C .只有韧皮射线
D .只有维管射线 E .只有木射线
解析:髓射线是初生生长的产物,维管射线是茎次生生长的产物,维管射线由木射线与韧皮射线构成。
所以选择D
30.生长在岩石上的一片干地衣和生长在地里的一株萎蔫的棉花,一场阵雨后,两者的吸水方式
A .都是吸胀作用 B .分别是吸胀作用和渗透作用
C .都是渗透作用 D .分别是渗透作用和吸胀作用
解析:地衣的细胞内没有大液泡,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收水分;棉花主要靠成熟区细胞大液泡的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所以选择B
31.在保卫细胞内,下列哪一组因素的变化是符合常态变化并能促使气孔开放?
A . CO2含量上升, pH 值升高, K十含量下降和水势下降
B . CO2含量下降, pH 值下降, K+含量上升和水势下降
C. CO2含量上升, pH 值下降, K+含量下降和水势提高
D . CO2含量下降, pH 值升高, K十含量上升和水势下降
解析:CO2下降才有气孔开放的必要,CO2下降便会导致PH升高,气孔开放需要吸收水分膨胀,水势下降,而促使保卫细胞吸水的原因之一是钾离子进入保卫细胞。
所以选择D
32.《 农书 》 总结出水稻田由于早期过度施肥造成“苗茂而果不坚”的恶果,主要反映了如下生理规律:
A .营养生长过旺,会导致生殖生长失调
B .过度施肥造成了植物吸水困难
C .顶端优势过强,影响了侧枝生长,导致结实率下降
D .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相矛盾,导致结实率下降
解析:过度施肥与生长素浓度无多大关系,再结合苗(营养器官)果(生殖器官)便知道营养生长过旺,影响了生殖生长。
所以选择A
33.以下对蓝藻生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光合自养生物,含有叶绿素 a , b 和β胡萝卜素
B .含有固氮酶,可进行生物固氮
C .无有性生殖现象
D .某些蓝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过量繁殖可导致水华的产生
解析:蓝藻含有叶绿素a、藻胆素和类胡萝卜素;有些种类含有固氮酶可以固氮;以直接分裂、形成藻殖段、产生厚壁孢子等方式繁殖,都属于无性生殖;某些蓝藻可导致水华。
所以选择A
34.光合作用过程中在叶绿体类囊体腔中完成的反应步骤有:
A .三碳化合物的形成 B.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 C . NADP 的还原 D . ATP 的生成
解析:三碳化合物的形成在细胞质中进行,NADPH和ATP的形成都在类囊腔以外的部位完成。
所以选择B
35.某一温室植物由于生长条件不当导致生长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地上部分生长过旺,以下哪些处理方式可缓解这种现象?
A .适当减少水分的供给 B .适当多施 N 肥,少施磷钾肥
C .提高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 D .适当提高所处环境的温度
解析:适当减少水分的供给,使得根部往深处生长,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而多施N肥,使叶面积增大;
提高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合成有机物增多;提高温度使地上部分生长更快;由此可见BCD都是加重了“头重脚轻”
所以选择A
36.下列过程中哪一个释放能量最多?
A .糖酵解 B .三羧酸循环 C .生物氧化 D .暗反应
解析: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产生少量的ATP,而生物氧化过程中H与O2结合产生大量的ATP。
所以选择C
37.三叶虫繁盛和衰落的时代分别是:
A.元古代和古生代 B.古生代和古生代 C.古生代和中生代 D.中生代和中生代
解析:三叶虫繁盛时期是寒武纪和奥陶纪,衰落时期是志留纪和泥盘纪,这四个纪都属于古生代。
所以选择B
38.胚层的形成对动物进一步的发育有很重要的意义,每个胚层都奠定了一定组织和器官的基础。下面关于不同胚层分化形成器官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外胚层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 B .消化道上皮由外胚层和内胚层参与形成的
C .中胚层形成了肝脏 D .中胚层形成了肌腱和韧带
解析:可借助以下口诀来记忆:外胚表皮附神感,内胚腺体呼消皮,中胚循环真脊骨,内脏外膜排生肌。
肝脏属于腺体,应为内胚层发育而来。
所以选择C
39.绦虫可以造成寄主营养不良、机械损害以及化学危害,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绦虫是:
A .猪绦虫 B .牛绦虫 C .禽类绦虫 D .细粒棘球绦虫
解析: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分单性棘球蚴和多房性棘球蚴两种。多房性棘球蚴能在人体内恶性增殖,极容易转移到其它组织,特别是肺和脑,危害性大。
所以选择D
40.关于贮精囊( seminal vesicle )和纳精囊( seminal receptacle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贮精囊是自体精子贮精和发育的器官,纳精囊主要接受异体精子
B .纳精囊是自体精子贮精和发育的器官,贮精囊主要接受异体精子
C .贮精囊和纳精囊是贮存精子的不同器官的名称
D .每条环毛蚓都同时具有这二种器官
解析:可以根据字面的意思解决这道题,AB相互排斥,必然有一个错误。蚯蚓在受精时将贮精囊贮存的精子注入另一条蚯蚓的纳精囊,纳精囊向粘液管中排放精子,精卵在粘液管完成受精。
所以选择B
41.下列动物中分别属于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的是:
A .拂子介和海鳃 B .海鸡冠和海羊齿 C .拂子介和海羊齿 D .海鸡冠和海鳃
解析:拂子介属于多孔动物,海鳃、海鸡冠属于腔肠动物门珊瑚纲,海羊齿、海星、海胆、海百合、海参等属于棘皮动物。
所以选择B
42.右图为沙蚕身体前部的示意图. A 、 B 和 C 部分结构的名称分别是:
A .围口节,口前叶,口前叶
B .围口节,吻,口前叶
C .口前叶,口前叶,口前叶
D .口前叶,口前叶,吻
解析:围口节是体节的一部分,并且包围了口,应该位于比较后面的部位,吻在前面。
所以蒙B
43.变态类型是昆虫分类的依据之一,不同类型昆虫在变态不同时期的名称存在差异.若虫是下列哪类变态类型的幼虫:
A .无变态 B .渐变态 C .半变态 D .完全变态
解析:无变态:幼虫与成虫除身体较小和性器官未成熟外,其它无差别,常见于衣鱼等低等昆虫;不完全变态分渐变态和半变态两种。渐变态中幼虫(若虫)与成虫除翅逐渐成长和性器官逐渐成熟外,其它没有明显差别;半变态中幼虫(锥虫)与成虫在外形和生活习性上都不同。完全变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阶段,不出现若虫。
所以选择B
44.在遇到食物比较丰富的时候,许多动物可以尽量多地将食物放入口内;而这些食物常常不能被立即在体内消化,而是被暂时贮存起来。以下结构中.不属于这类可以贮存食物的结构是:
A .蜘蛛的中肠 B .仓鼠的颊囊 C .草履虫的食物泡 D .原鸡的嗉囊
解析:草履虫的食物泡仅仅是为了消化食物而形成的,其结构特点不适于贮存食物。
所以选择C
45.棉红蜘蛛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危害许多作物、果树和森林,尤其是对棉花,可使树木生病、死亡或者使作物减产。关于棉红蜘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棉红蜘蛛实际上不是蜘蛛.它是一些蛾子的幼虫
B .棉红蜘蛛实际上不是蜘蛛.在分类阶元上.它与蝎子的关系较与蜈蚣的关系近
C .棉红蜘蛛身体前端的头部主要由附肢组成.只有眼而无脑.称之为“假头”
D .棉红蜘蛛也常常吸食一些鸟类或哺乳动物的血液
解析:棉红蜘蛛又叫红叶螨,属蜘形纲螨蜱目,蝎子属蜘形纲蝎目,蜈蚣属于多足纲。螨虫目具假头,内无脑,外无眼。
所以选择B
46.哺乳类的舌后 1 / 3 味蕾所敏感的味觉是:
A .酸 B .苦 C .咸 D.甜
解析:哺乳类动物的舌尖对甜味比较敏感,舌两侧前部对咸味比较敏感,舌两侧对酸味比较敏感,舌根部对苦味比较敏感。
所以选择B
47.下列哪一组动物均有内鼻孔?
A .蛙、龟、鸵鸟、肺鱼 B .七鳃鳗、狗、猫、石龙子
C .草鱼、陆龟、鸭嘴兽、文鸟 D .文昌鱼、蟾蜍、肺鱼、鲤鱼
解析:内鼻孔与口腔相连;文昌鱼、圆口类和鱼类没有内鼻孔,直到两栖类才出现内鼻子孔,肺鱼比较特殊,有内鼻孔。
所以选择A
48.下丘脑是:
A .中脑的一部分 B .前脑的一部分 C .后脑的一部分 D .菱脑的一部分
解析:大脑包括前脑、中脑、菱脑,前脑可分成端脑(大脑)和间脑,下丘脑属于间脑。
所以选择B
49.蜂鸟心脏的跳动频率:
A .较鸵鸟心脏的跳动频率高 B .较鸵鸟心脏的跳动频率低
C .等于鸵鸟心脏的跳动频率 D .蜂鸟心脏跳动频率无法测定
解析:蜂鸟由于个体小,新陈代谢速率比较快,血液循环快,所以心跳频率较高
所以是A
50.己知受血者为 B 型血,在交叉配血中主侧不凝集,次侧发生凝集现象,供血者的血型是:
A . A 型 B . B 型 C . O 型 D . AB 型
解析:主侧指的是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次侧指的是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混合。主侧不凝集说明供血者的红细胞无A凝集原,次侧凝集说明供血者的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所以只能是O血型。
所以选择C
51.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应该是:
A .提高心肌的兴奋性 B .促进脂肪分解,使酮体生成增多
C .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 D .促进胆汁和胃液分泌
解析: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含量,能使血糖浓度升高。糖异生指非糖物质转变成糖类,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异生。
所以答案只能选择B
52.哪一种消化液消化的食物最全面,消化能力最强?
A .唾液 B .胃液 C .胰液 D .胆汁 E .小肠液
解析:唾液含唾液淀粉酶,只能初步消化淀粉;胃液主要消化蛋白质,不含有糖类和脂肪的酶;而胰液中含有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所以消化食物最全面,消化能力最强;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小肠液中含淀粉酶、脂肪酶、氨基酸多肽酶和肠致活酶(激活胰蛋白酶原),事实上在消化中起辅助作用。
所以选择C
53.形成消化道平滑肌动作电位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是:
A . Na+内流 B .Ca2+内流
C.主要是 Na+内流,也有Ca2+内流 D .主要是Ca2十内流,也有 Na+内流
解析:平滑肌静息时产生慢波电位,当平滑肌兴奋时,细胞膜对改离子的通透性突然增加,钙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超射,其中也有钠离子内流,但量很少。
所以选择D
54 .老年人主动脉弹性减退并伴有小动脉硬化时,血压的变化常常是:
A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B .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升高
C .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降低 D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解析:主动脉弹性减弱使之在心室射血期不容易扩张,导致收缩压升高;心室回缩力减小,舒张压也升高。小动脉硬化使外周阻力增大,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升高。
所以选择D
55 .如果将狗的肾上腺皮质切除,可出现:
A .血容量减少,尿钠减少,血钾降低 B .血容量增加,尿钠增加,血钾升高
C.血容量增加,尿钠增加,血钾降低 D .血容量减少,尿钠增加,血钾升高
解析: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的作用是保钠排钾保水。
所以选择D
56 .抑制胃液分泌的物质是:
A . ACh B .胃泌素 C .组胺 D .盐酸
解析:胃泌素 引起胃液分泌,起递质作用是ACH。组织胺是引起炎症和过敏反应的主要物质。盐酸为胃蛋白酶的活动提供了适应的酸性环境,但达到一定浓度又会对胃腺分泌有抑制作用。
所以选择D
57 .根据动物行为的定义,你认为下列哪项不是动物行为:
A .黑猩猩为另一只黑猩猩梳理毛发 B .雄螽斯在交配时,给雌螽斯提供食物
C .地松鼠在洞穴附近直立,观察周围环境 D .郊狼盘算如何阻止同伴来争夺猎物
解析:动物的行为是动物的所作所为,是动物个体和群体为满足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的基本要求,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有规律、成系统的适应性活动。动物行为既需要外部或者内部的刺激,又包涵了动物实现对刺激反应的过程。郊狼盘算如何阻止同伴来争夺猎物没有实现对刺激的反应,不属于动物行为。
所以选择D
58 .动物的警戒色是用来:
A .吸引配偶 B .提醒捕食者自己是不可食的
C .保证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一致 D .吸引传粉昆虫
解析: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起警戒作用。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它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所以选择B
59 . Lehrman 设计了一个关于斑鸠的实验,实验分三个组: ( l )全为雌鸟,单独饲养; ( 2 ) 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 ( 3 )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提供筑窝材料。然后给各实验组每只雌斑鸠一窝卵,检查它们的孵窝情况。结果发现:第( l )组的雌斑鸠没有一只孵卵;第( 2 )组的雌斑鸠,从第 6 , 7 和 8 天,孵卵的雌性斑鸠比例越来越高,但不是所有的雌斑鸠都孵卵;第( 3 )组中,第 8 天,所有的雌斑鸠都开始孵卵。基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认为:
A .雄性配偶能够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B .筑窝材料能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C .雄性配偶和筑窝材料是雌斑鸠孵卵的前提条件
D .实验设计不合理,不能得出任何结论
解析:(2)说明仅仅有雄鸟是不够的,(3)既有雄鸟又有筑窝材料全部孵卵。实验设计符合对照原则,单因子变量等原则。
所以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