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1)在12月22日太阳
小题1:图略(晨昏线和夜半球各2分)(4分)小题2:C(2分)小题3:南回归线或23°26′S (2分) 43°08′(2分)小题4:北(2分)小题5:① ③或③ ① (4分) 试卷分析:小题1:晨昏线过极点,且与阳光相垂直,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小题2: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越往南昼越长。小题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小题4: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小题5:全球昼夜平分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的春分日或秋分日。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晨昏线分布特征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特征。
读太阳光照图(左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在左图上
(1)略(画图1分,标注文字注记1分)(2)C、B、A C>A=B或A=B<C(每空1分,共2分)(3)23°26'S(1分)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1分)(4)B C(选择完整正确得1分) 试题分析:(1)晨昏线的基本特征: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2)左图的晨昏线分布反映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故南半球出现昼长夜短,故日出最早;而B点位于A点东侧,故日出B点较A点早。图示C点出现昼长夜短,而AB都位于北半球出现昼短夜长,且两地纬度相同,故昼长相同。(3)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此时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4)北半球昼开始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判断为②--④时段。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晨昏线的基本特征;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