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
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是英国。
世界上天文学发展:
英国公元前3100年,英国远古人建造的巨石阵可以精确了解太阳和月亮的12个方位,并观测和推算日月星辰在不同季节的起落。
古埃及人在4700年前建造了金字塔,部分用于观测太阳和其他天体。
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国殷朝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规记录,以及世界上最古的日珥记事。
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国殷末周初采用二十八宿划分天区。
公元前十一世纪,传说中国周朝建立测景台,最早测定黄赤交角。
中国《诗经·小雅》上有世界最早(公元前776年)的可靠的日食记事。
自公元前722年起,直至清末,中国用干支记日,从未间断。这是世界上最长久的记日法。
公元前约700年,中国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上已有彗星观察的记载。
公元前七世纪,中国用土圭测定冬至和夏至,划分四季。
公元前687年,中国有天琴座流星群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七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公元前六世纪,中国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公元前585年,古希腊泰勒斯进行第一次被预测的日全食。
公元前440年,古希腊默冬发现月球的位相以19年为周期重复出现今阳历的同一日期。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欧多克斯提出日月星辰绕地球作同心圆运动的主张。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论证大地是球形的,认为晨星和昏星是同一颗金星。并提出银河是由许多恒星密集而成的。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阿那萨古腊提出月食的成因,并认为月球因反射太阳光而明亮。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代,中国甘德、石申编制了第一个星表,后称“甘石星表”。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已认识到日月食是天体之间的相互遮掩现象(中国石申)。
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天论》一书发表,提出地球中心说。
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提出宇宙的原子旋动说,认为宇宙是在空虚的空间中,由无数个旋动着的、看不见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埃拉托色尼第一次用天文观测推算地球的大小。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亚里斯塔克第一次测算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比例,太阳、月球和地球大小之比,又提出太阳是宇宙中心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主张。
公元前二世纪,司马迁等完成的西汉《史记》中《天官书》一篇是最早详细记载天象的著作。
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希帕克编制了第一个太阳与月亮的运行表和西方第一个星表;发现岁差,划分恒星的亮度为六个星等。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汉朝采用农事二十四节气。
公元前134年,中国汉朝《汉书·天文志》有新星的第一次详细记载。
公元前104年,汉朝编造了《太初历》,载有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确会合周期。这是中国历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较差(中国落下闳、邓平等)。
公元前一世纪,中国落下闳西汉发明浑仪,用以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
公元前46年,罗马颁行儒略历(旧历)。
据《汉书·五行志》记载,公元前28年,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扩展资料:
天文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对于人类的自然观有很大的影响。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这也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如果从人类观测天体,记录天象算起,天文学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五六千年了。
天文学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埃及的金字塔、欧洲的巨石阵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遗址。哥白尼的日心说曾经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康德和拉普拉斯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在十八世纪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牛顿力学的出现,核能的发现等对人类文明起重要作用的事件都和天文研究有密切的联系。当前,对高能天体物理、致密星和宇宙演化的研究,能极大地推动现代科学的发展。
对太阳和太阳系天体包括地球和人造卫星的研究在航天、测地、通讯导航等部门中都有许多应用。天文起源于古代人类时令的获得和占卜活动。
天文学循着观测-理论-观测的发展途径,不断把人的视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从太阳系发展到整个宇宙。
现今,天文学按研究方法分类已形成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大分支学科。按观测手段分类已形成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几个分支学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文学
是哪个国家最先开始研究天文学的?古希腊吗?
最先研究天文学的应该是中国,不是古希腊。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其他包括农学、医学和数学,天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重要的地位。
我国古代天文学从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了。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描绘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进而对太阳上的变化也屡有记载,描绘出太阳边缘有大小如同弹丸、成倾斜形状的太阳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