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10 11:14:55 人气:1

    A+
热门评论

沙漠探险要注意哪些事项

1· 认真检修车辆。在沙漠中行进,路途是遥远的,没有汽油、冷却水等供应,更没有维修服务点。所以,必须保证你的车辆一切正常,加满汽油。 2· 注意身体保健。沙漠探险是十分艰苦的,又受医疗条件限制。所有将在沙漠中跋涉的人,身体必须健康。体质弱者、年老者不应冒险,不应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 3· 准备充足的饮水。在沙漠中,生存的首要条件是有足够的饮水。在沙漠中旅行、要根据你所制定的计划要求,带足你所需要的水。盛水容器要轻便、不易破碎;为保险起见,要多带几个容器。 4· 备好食物。在沙漠中大自然提供的食物是十分有限的,全靠事先准备以延续你在整个沙漠中的活动。在遇险自救时,如果饮水不足,你不应吃东西,因为食物只会增加你对水的需求。 5· 学会定方位。在沙漠探险、旅行等活动,时刻都有迷路的危险。你出发之前应学会怎样阅读地图、怎样使用罗盘、怎样依夜晚星星确定你所处的方位。 6· 留下日程表。出发进入沙漠之前,一定要给家人及朋友留下活动日程表,说明你要去什么地方、将经过哪些道路、与谁同行、计划走多长时间、预计何时返回等。 7· 在沙漠与戈壁中行进,除正确判定方位之外,要注意三个相互依存的因素:周围的温度、活动量及饮用水的贮存量。 8· 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即使不进行体力活动,人所消耗的水也要比阴影下多3倍。如果人们将水的消耗量降到最低限度,在沙漠戈壁中行进,生存下来的可能性便随之增加。 9· 我国西北沙漠,特别是新疆夏季最炎热时如不带水,在有遮阴的地方休息,可生存3天左右;如果白天在太阳下行走,只能生存1~2天;夜间行走者无水不超过100公里,而烈日下行走则距离更短。在气温较低时,如无水,在我国沙漠中也很难走出200公里。在沙漠戈壁中行进,最好是保存体力,夜行晓宿。白天要防止身体在太阳下暴晒,尽可能利用阴影遮蔽。衣服的颜色最好是白色或浅色,白衣服可反射太阳辐射50%。头部应避免太阳暴晒,除了戴帽外,可用毛巾衬衫、伞布等制作头巾遮盖头部。 10· 不可忽视的是,在缺水、干渴、炎热、孤独的沙漠之中,失望、焦虑的心理会促使人精神失常,并缩短生存的时间。为此,沙漠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平时要加强自身克服困难、战胜孤独、争取胜利的心理训练。

阅读全文

沙漠探险有那些注意事项/为什么?

  世界沙漠总面积约占陆地的1/5。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之间。其中面积最大的是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面积达6831400平方公里。我国沙漠都集中在北纬35°以北,总面积为1280000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8。   沙漠探险注意事项及原因如下:   1、 认真检修车辆。在沙漠中行进,路途是遥远的,没有汽油、冷却水等供应,更没有维修服务点。所以,必须保证车辆一切正常,加满汽油;   2、注意身体保健。沙漠探险是十分艰苦的,又受医疗条件限制。将在沙漠中跋涉的人,身体必须健康。体质弱者、年老者不应冒险,不应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   3、准备充足的饮水。在沙漠中,生存的首要条件是有足够的饮水。在沙漠中旅行、有必要制定计划要求,带足所需要的水。盛水容器要轻便、不易破碎;为保险起见,要多带几个容器;   4、备好食物。在沙漠中大自然提供的食物是十分有限的,全靠事先准备以延续在整个沙漠中的活动。在遇险自救时,如果饮水不足,不应吃东西,因为食物只会增加对水的需求。   5、学会定方位。在沙漠探险、旅行等活动,时刻都有迷路的危险。出发之前应学会怎样阅读地图、怎样使用罗盘、怎样依夜晚星星确定所处的方位;   6、留下日程表。出发进入沙漠之前,一定要给家人及朋友留下活动日程表,说明要去什么地方、将经过哪些道路、与谁同行、计划走多长时间、预计何时返回等;   7、在沙漠与戈壁中行进,确判定方位之外,要注意三个相互依存的因素:周围的温度、活动量及饮用水的贮存量;   8、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即使不进行体力活动,人所消耗的水也要比阴影下多3倍。如果人们将水的消耗量降到最低限度,在沙漠戈壁中行进,生存下来的可能性便随之增加;   9、我国西北沙漠,特别是新疆夏季最炎热时如不带水,在有遮阴的地方休息,可生存3天左右;如果白天在太阳下行走,只能生存1~2天;夜间行走者无水不超过100公里,而烈日下行走则距离更短。在气温较低时,如无水,在我国沙漠中也很难走出200公里。在沙漠戈壁中行进,最好是保存体力,夜行晓宿。白天要防止身体在太阳下暴晒,尽可能利用阴影遮蔽。衣服的颜色最好是白色或浅色,白衣服可反射太阳辐射50%。头部应避免太阳暴晒,除了戴帽外,可用毛巾衬衫、伞布等制作头巾遮盖头部;   10、不可忽视的是,在缺水、干渴、炎热、孤独的沙漠之中,失望、焦虑的心理会促使人精神失常,并缩短生存的时间。为此,沙漠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平时要加强自身克服困难、战胜孤独、争取胜利的心理训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