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急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政治、生物和地理的知识点总结。越详细越好,但不要过啰嗦。
只有政治的哦!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0年七年级下册政治基础知识
班 姓名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1、自尊的含义是什么?
自尊即自我尊重,既不向别人背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2、 为什么要自尊?①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②自尊与人被尊重都是快乐的。
3、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一方面,惟有知耻,才有自尊。另一方面,如果对自己很失望,甚至产生沉重的耻辱感,对我们的成长又是不利的。因此要客观认识、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4、 什么是虚荣?怎样对待虚荣?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我们要自尊不要虚荣,要抛弃虚荣心。
5、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①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②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要想赢得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6、怎样做到彼此尊重?
(1)维护人格最重要。自尊的人是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自尊者豁达。要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不要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
(3)自尊要适度。①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②过度的自尊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③对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则要及时的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4) 善于尊重他人。
7、怎样尊重他人?
①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②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及他人。
③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8、 自信的含义是什么?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9、 自信表现在哪里?表现在“我能行”。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在行为上表现“我能行”,在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10、自信的误区有哪些?怎样正确看待?自负、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
①自卑者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的潜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②自负者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追求的目标不可能达到。③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心态使他们远离成功。而自信者实事求是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我们要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11、自信的作用有哪些?①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有助于成功。②使我们可以主动、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使我们保持心情宁静,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12、自信者的哪些品质有助于成功?自信有助成功,正是由于自信者拥有乐观、好奇、专注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且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所以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达到胜利的终点。
13、怎样做自信的人?
(1)看到进步与长处。①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②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是自信的基础。(2)增强信心与实力。勇于尝试,接受挑战,增强信心,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实力是撑起信心最重要的支柱。(3)做自信的中国人。①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②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
第三课 走向自立的人生
14、 什么是自立?自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干。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15、 为什么要自立?
①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见风雨,见世面。不培养自立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社会中自立。②自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对自己:可以不断的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
对他人:可以逐步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
对社会:积极地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16、如何做到自立?
(1)不能再有依赖(意识)。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依赖的危害:①依赖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②缺乏社会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③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2)增强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和自主意识。(要自立就要学会独立地生活,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自主,遇事要有主见,对自己行为负责。)
(3)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①最基本的要立足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问题,从小事做起。②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17、自强的含义是什么?自强的人是一个自尊、自信、自立的人,必定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18、 自强精神表现哪里?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②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④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
19、 为什么要自强(意义)?①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②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③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④自强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 。
20、 自强的对立面(误区)是什么? 自弃。是指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一事无成。青少年要自强不要自弃。
21、 青少年如何做到自强?
①理想,自强的航标。要自强首先树立坚定的理想,并要为这个理想矢志不渝地奋斗。②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每个人都有弱点,要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人所面临的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战胜自我,不放任自己,努力学习和工作,这是自强关键。③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以此来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
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22、什么是挫折?挫折是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或阻碍。
23、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
①自然因素。如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等 ②人为因素。如与老师、父母、同学关系不融洽等)③个人因素。如个人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的缺陷等
24、面对挫折和困难有哪几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结果?
分别有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会导致三种不同的人生结果:①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人,一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目标,结果一事无成。②第二种是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屈服于挫折和困难,不能坚持到底。这样的人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③第三种是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起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能够获得成功,实现人生价值,享受真正人生。
25、怎样正确认识挫折对我们的影响?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26、怎样理解“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奋努力。困难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
27、 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②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③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④学会自我疏导,善于自我排解,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第六课 为坚强喝彩
28、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①自觉性,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②果断性,意志坚强的人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做出判断,采取坚决的行动
③自制力,意志坚强的人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④坚韧性,意志坚强的人能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目标
29、为什么说我们需要培养坚强的意志?
坚强的意志是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①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②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④成就一番事业, 需要坚强意志
30、怎样磨砺坚强意志?
①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②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③应善于管理自己
④要主动在艰苦的生活和环境中锻炼自己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31、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生活中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等。
32、 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哪些特征?
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三个显著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3、法律的作用有哪些?(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在: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②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的生活的“卫士”;国家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34、 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法律?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35、 违法的含义和类别各是什么?
①违法行为:是指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②类别: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其中行政违法 、民事违法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
36、 犯罪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刑法?犯罪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37、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是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必然结果。
38、刑罚的含义和种类是什么?①刑罚含义: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②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39、怎样防患于未然?(1)认清犯罪的危害。①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紧密相关: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行为上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反之就可能违法,甚至犯罪。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②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青少年应在心灵之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2)加强自我防范。具体做法:①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②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③从小事做起,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40、 党和国家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41、 法律规定的特殊保护包括哪些?
保护我们的四道防线:①家庭保护。要求父母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②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学校保护包括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③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④司法保护。指公检法及司法行政部门要依法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司法保护包括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等。
42、怎样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1)求助有路。①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服务所、公证处等),还需要了解维护权益的有效途径。②非诉讼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常用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2)敢打官司。打官司指的是诉讼,是我们维护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诉讼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民告官)
(3)善于斗争。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②当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时要机智勇敢,不能硬拼,讲究智斗。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高一地理 生物总结 越详细越好 谢谢了
地理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2.天体:
●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3.太阳系及其成员:
●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巨行星:木、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
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提供能量: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相关系:(P12)1、3图是正相关,2图是负相关。
三、地球运动:
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
●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o
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o59’
●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o/h。
●线速度:赤道最大(1667m/s),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
3.地球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周期)
●公转轨道:椭圆形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大),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日点附近。
●黄赤交角(23026’):黄道面+赤道面
4. 地球运动的意义:
●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公转: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黄赤交角(23o26’)。
5. 地球运动的计算: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太阳高度为0。
晨线:由夜变为昼。
昏线:由昼变为夜。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o,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解题的三个方法:
(1)求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o,余数7.5则整数+1为时区序号
(2)两个时区之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3)“东加西减”:所求点在已知点以东用“+”,以西用“—”
●日界线:原则以180o经线作为日界线,不过有些曲折。
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图:
●解昼夜长短的三个方法:
(1)求某地昼夜长短:过该点作纬线或纬线圈,白天占的部分多的就是昼长夜短,反之。
(2)某地昼长2 x,则日出为12:00—x,日落为:12:+x。
(3)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注意:解题突破点: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正午太阳高度:H=90―∣(φ±λ)∣ 说明:φ为所求地纬度,λ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时用φ-λ;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分别在南,北半球时用φ+λ: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12:00。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1.研究手段:地震波
地震波又分为:纵波(P)和横波(S)。
注意: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一般在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先感觉到上下震动,然后才是左右震动;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动。
2.地球内部圈层
●从外到内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软流层:地震和岩浆的发源地。处在上地幔的上部,但不是顶部。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
3.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受热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
2. 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气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风向:高压低压
●风力(风速):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二、气压带和风带
1.形成:
●单圈环流:理想环流圈
●三圈环流:低纬、中纬、高纬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注意:记住名称、位置以及风带的风向。气压带和风带关于赤道对称。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的时候,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冷高压,热低压)
●气压中心(北半球):
亚洲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冬季
亚洲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夏季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季风:
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3.气候类型:
●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要把降水和气温描述清楚。
●(1)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之下: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比较重要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
(2)温带海洋气候:一般温度高于0o,降水不多也不少;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温带大陆西岸;以西欧最典型,其余分布在北美洲西北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端及新西兰等地。
(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分布于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其余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地区和非洲南部的开普敦地区。
(4)我国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温带季风气候(北方)、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
高原气候(青藏高原)
三、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天气:
●锋面: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汇面。
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
●锋:锋面和锋线。
●类型:
(1)暖锋: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降水在锋前。
(2)冷锋: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降水在锋后。
(3)准静止锋:暖、冷气团势力相当形成的。
初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锋形成梅雨天气。
2.高压低压天气:
●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辐合,
在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在北半球是顺时针辐散,
在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判断方法:
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是左手定则,大拇指方向与垂直方向气流方向相同。
●(1)台风是气旋的一种特殊形式。
(2)影响我国的气旋主要是: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常年受温带气旋影响,热带气旋主要在夏季。
(3)影响我国的气旋主要是:夏季是来自热带海洋的太平洋暖性反气旋,如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冬季受来自温带大陆的蒙古冷性反气旋影响。
四、全球气候变化:
1.表现:
●事实:近百年,全球气候特点:气温升高。自1860年以来,气温升高0.6oC。
●原因:人口增加、森林减少、矿物燃料燃烧等
2.气温升高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影响农业生产 (3)影响水循环。
3.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节能技术、植树造林等等。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水体:
●存在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水体类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1)海水是主体 (2)冰川是最丰富的淡水资源。但利用不多
●人类主要利用的水体:陆地水中的淡水
●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如果湖泊水位高于河流,则湖泊补给给河流。反之。
2.水循环:
●三大水循环类型:海陆间的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其中海陆间的循环是最重要最完整的。其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意义:
(1)促进各种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
(2)调节各圈层之间的热量传输
(3)改造地表形态
(4)促进地球表层化学元素的迁移
二、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洋流
●形成:盛行风是主要动力
●类型:
(1)按成因:风海流(主要)、密度流、补偿流
(2)按性质:暖流和寒流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一般也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寒流刚好相反。
●分布规律:
(1)冬季洋流的分布:图3.25;北半球中低纬度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中高纬度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南半球中低纬度是逆时针。
(2)西风漂流:在南半球高纬度海区,是最大的洋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风,所以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冬季盛行东北风,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
(3)北大西洋暖流:最大的暖流。使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
●洋流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平衡全球热量。
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的影响:如,四大渔场的形成
寒暖流交汇形成:纽芬兰、北海道以及北海渔场。
受离岸风影响:秘鲁渔场。
(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来自秘鲁附近的海区,是赤道暖流向南流动,引起秘鲁沿岸水温升高。
引起秘鲁、厄瓜多尔形成洪涝灾害;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旱灾。
其大气环流图: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量的丰歉:以多年平均径流量衡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水资源的分布:
●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亚洲。
水资源最少的大洲:大洋州。
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巴西。
我国位于第六位。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3.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影响经济活动、水资源利用历史的发展
4.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危机
●用水措施:开源、节流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是主导
2.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其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地、盆地
●地壳运动:
(1)水平运动:挤压形成褶皱山脉,拉伸形成断裂带。
(2)垂直运动:形成高低不平的地势和海陆变迁。
其中以水平运动为主。
3.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风化产物留在原地)
(2)侵蚀作用(产物离开原地,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如冰斗、角峰、风蚀柱)
(3)搬运作用
(4)堆积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趋于平坦
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二、山岳的形成
1.褶皱山:
●褶皱: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发生变形产生一系列的弯曲就是褶皱。其基本单位是褶曲。
●褶曲
(1)背斜:岩层向上,中心岩层较老两翼较新。可修隧道,也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地。
(2)向斜:岩层向下,中心岩层较新两翼较老。可修水库。
注意:有时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向斜山岭。
2.断块山:
●断层:断裂面两侧的岩体沿断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成因:
(1)岩体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2)岩体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火山:
构造:由火山锥和火山口组成。
在火山口积水容易形成湖,如我国长白山天池(也叫白头山天池)。
4.山岳对交通的影响:
●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在山岳地区一般先修公路再修铁路,主要考虑到对地形的要求和成本的问题。
●影响线路的分:布山岳地区的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三、河流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侵蚀作用:由溯源侵蚀、下蚀、侧蚀组成。
●侵蚀地貌:河谷。
河谷初期,横剖面呈“V”字形,成熟期后成槽形。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在凹岸可建码头,凸岸可淘金。
2.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地貌类型,由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组成。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
聚落分布
聚落形状
高原
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
明显的条带状
山区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漫滩平原
明显的条带状
平原
沿河聚落带、沿海聚落带
带状、团状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
●地理环境交换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生物循环示意图: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概念: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性。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自然带:
●形成要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构成要素:热量、水分、土壤和植被
●分布特点: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主要自然带:
(1)低纬度: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中纬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2.地域分异规律:
●地带性分异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
自然带在东西方向延伸,在南北方向更替。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以水分为基础)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普越完整。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