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A、B、C、D四点中,公
(1)C 近日点 如图(4分) (2)23°26′N 23°26′N及其以北地区 北半球(3分) (3)向南 扩大。(2分)(4)46°52′ 多12(2分)(5) B D(2分)(6) 长 短 昼长夜短(3分)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A是夏至日,B秋分日,C冬至日,D春分日,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是在近日点附近,1月初,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最接近1月初。(2)地球公转至A时,正午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此时,地球上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23°26′N及其以北地区;全年白昼达到最长地区的范围是北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3) 地球由B向C运动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向南移动,即由赤道向南回归线方向移动;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4) 地球在C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90°-66°34′+23°26′=46°52′,此时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南极圈的昼长时间比赤道上多12小时,赤道终年昼夜平分。(5) 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中的B、D点时,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秋分和春分日,南北半球昼夜平分。(6)地球由C向D运动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北半球所有地区昼渐长,夜渐短,但整体上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是昼短夜长。
读地球公转运行位置图(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在
(1)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2)图一D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B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A为春分日,C为秋分日.国庆节时间为10月1日,地球公转在C附近,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3)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图二中A、B、C、D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D>A>C>B.(4)A点位于太阳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点.(5)若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全球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范围扩大,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扩大,地轴与赤道面夹角不变,与黄道面夹角变小,故选A.(6)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由B点向正北发射炮弹,落点将向西偏转.(7)若D点的经度为120°E,D点比黑夜的中央早2小时,地方时为2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则西八区的区时是昨天10:00.故答案为:(1)(2)C 南 南 (3)D>A>C>B (4)12 (5)A (6)西 (7)昨天10:00